
大學開學季到來,懷揣著美麗大學夢的大一新生們,單純而善良。他們初入大學、遠離家人且社會經驗不足,常常成為騙子們最“青睞”的對象,極易掉入騙子們設好的圈套和陷阱。8月25日,記者采訪了在青島理工大學駐校10年的民警于振梁及一些曾被騙過的大學生“過來人”,他們向記者講述了一些發生在校園里的詐騙案,希望能給大一新生們提個醒。
代理沒做成,錢被騙走
2012年9月,青島理工大學新生開學,兩名看上去研究生模樣的年輕女子混進了新生宿舍,然后打著“招代理”的旗號四處游說剛剛步入大學的女學生做洗發露的加盟代理。“這個洗發水市場價19塊錢,你加盟之后我們以17塊錢的價格給你貨,這樣你每賣一瓶就能賺2塊錢,投資得越多賺得越多。你想想,一年下來還不能賺一兩萬。”兩女子說得天花亂墜,農村出身的學生小王心動了,在上學期間能憑自己的雙手賺點學費和生活費,緩解一下家庭負擔,又能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拿出自己整整一個學期的生活費共計7000余元交到了兩女子手上。
兩女子留下幾瓶洗發露樣品和聯系方式之后便揚長而去。到了約定交貨的那天,小王撥打兩女子手機,關機!小王這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大學新生“快遞里藏毒”?
2012年10月,青島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的大一新生小管網購了一件衣服。之后,小管接到了一個電話,“喂,你好,是管某某嗎,根據我們調查,你的快遞里藏有毒品,請三天之內到市公安局接受調查,如經查實,你將被處以十年以上的刑拘處罰。”
小管一聽嚇壞了,心想我的快遞里怎么可能藏毒,正當心急如焚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又來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檢察院的,剛接到通知說小管的快遞里藏毒,如果小管能往他賬戶里匯1000元錢,這事他就能擺平,對方留下自己的銀行賬號之后便掛斷了電話。小管前思后想感覺不對勁兒,于是到理工大學的校園警務室里找民警于振梁,向他詳細說明了自己的遭遇。經驗豐富的于警官一思量便知這是一起冒充公檢法的詐騙案,便向小管打趣道,“把錢交給我,我給你擺平吧!”。小管順利躲過一“劫”。
兒子“出意外”,母親險被騙
去年剛開學一周,大一新生小張的母親王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稱,“我是小張的輔導老師,今天小張在學校發生了意外,需要立即做手術,但手術費不夠,需要打1萬塊錢到醫院的這個賬號。”
當時對方能準確地說出兒子的名字和所在學校,聽了這個消息后,王女士嚇壞了,趕緊給兒子打電話,誰知電話一直無法接通,這更加讓王女士確認兒子真的出了事。
在去匯款的路上,王女士給兒子的輔導員打了個電話,輔導員叮囑她先別急著匯錢,等他找到小張之后再說。之后小張在宿舍被找到,當被問到手機為什么打不通時,小張說,剛才有個男的給他打電話說,“你爸爸牽扯了一件案子,待會有人給你打電話會對你不利,你先關機,待會我再通知你開機。”小張信以為真,真的把手機關了。
■駐校民警提醒
勿貪小便宜勿輕信陌生人
青島理工大學駐校民警于振梁提醒大一新生及家長,平時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輕信他人,注意保管好個人信息,多了解騙子的行騙手段,遇到意外情況及時與民警、家人、學校輔導員聯系,切忌盲目沖動,謹防受騙。于振梁說,在新生開學之后,一堂防騙課很有必要,“每年我都會向青島理工大學的大一新生們講解各種上當受騙的案例,教給他們一些防騙手段,發案率有效降低。”
此外,于振梁根據10年的駐校工作經驗,總結了一些針對新生的詐騙方式,提醒新生和家長注意:當陌生人對你過分熱情時應該保持警惕,物品不要隨意離身,以免上當受騙;新生報到時不需要將錢財交給陌生人,報名繳費親自辦理或交由家長;入學后盡快熟悉自己的輔導員以及導師,遇到事情及時求證;對于推銷者的花言巧語不要輕信,買東西時,最好到校內外的正規超市買;新生入學要先適應學校生活,不要盲目找各類兼職工作;對自己的隱私要嚴格保密,提高安全意識,不輕易讓外人使用自己的銀行卡或者是身份證。記者 黃英帥 實習生齊文文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