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題: 牙刷泡在食物里不好取
到了就近的醫院,醫生經過一番嘗試,未能將牙刷取出,只能搖搖頭,抱歉地稱這樣的情況實在特殊,他們無能為力。姜女士馬不停蹄來到了揚州最大的蘇北人民醫院求助,這時已經將近下午一點,她還滴水未進。
蘇北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當班醫生陳潔醫師在詳細了解了姜女士的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之后,趕緊開始了與那支頑皮牙刷的“博弈”。
當胃鏡進入到患者胃腔之后,醫生發現了牙刷,牙刷頭翹在胃體大彎側接近胃竇的地方,而牙刷柄抵在胃底。姜女士因為前一天夜里還吃了夜宵,牙刷后半截刷柄浸泡在了食物里。
這就出現了一個難題:刷頭相對好套取,但相關器械套住牙刷頭往上提的時候,牙刷就掉不了頭,會卡在胃腔里;如果套牙刷的后半截刷柄,浸泡在夜宵里的刷柄非常滑,很難套緊,而且后半截還不能套多,套多了又會卡在賁門口。
試試吧: 忙了一個半小時,用網籃套住牙刷柄
蘇北人民醫院內鏡中心護師孫建萍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根據胃鏡看到的情況,如果沒辦法通過胃腸道將掉在姜女士胃里的牙刷取出,就只有通過外科手術開刀來取了。
陳潔等醫師最終確定的方案是:使用網籃(一種一頭帶有伸縮金屬絲的套取工具),先套住牙刷柄的最末端,努力收緊往上提,到喉嚨口時讓姜女士頭部盡量向后仰,順著食道方向取出牙刷。
下午2點左右,醫生開始“行動”了。然而實際操作遠比想象的難得多。由于牙刷柄末端太滑,很難套;牙刷也太長,很難出喉嚨口,但好在這個思路和方向沒有問題,幾個關鍵行動:套取刷柄、出喉嚨口都先后得到解決。一個半小時的鏖戰,這支“失足牙刷”終于被逮了出來。
這次“行動”中,情急的姜女士連麻藥都沒打,好在整個過程中,她的反應不大,有點干嘔,但不強烈。取出牙刷后的姜女士如釋重負,“幽默”了一下:“以后再也不敢刷牙了,改用漱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