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中國奢侈品行業人力資源報告》,奢侈品行業普通店員年薪8萬,3成從業者月薪過萬,已然成為中國高薪行業之一。“我們要去固定的美發店,設計發型理發一次得花600元,這部分花費公司報銷,算是形象工程。還有的品牌要求不能坐公交上班,大家一般也不能使用競爭品牌的產品。”在一家奢侈品商店工作的李小姐,向記者描述奢侈品行業從業者的“奢侈生活”。
高管月薪15萬,富二代青睞
《中國奢侈品行業人力資源報告》顯示,奢侈品行業內有一半數量的奢侈品從業者月薪在5000~10000元之間,這部分員工以有一定資歷的門店銷售人員為主;其次是10000~20000元,占比26% ,這部分從業者多為店長及其初級運營管理層人員;月薪在2000~5000元的從業者基本為奢侈品門店的基層員工;月薪超過3萬的員工人數占所調研人數的3%,這部分從業者基本是總監或更高級別的管理層。大品牌中國區主要負責人雖然人數很少,但作為這個行業的金領階層,年薪大部分在150萬~200萬元之間,即平均月薪15萬元左右。奢侈品行業從業者收入呈現兩極分化現象。
那么,奢侈品行業究竟像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光鮮亮麗呢?報告顯示,2012年奢侈品行業中層的市場部經理年薪大致為28萬元。但不同企業仍然存在較大薪酬差異。“招聘員工主要是通過獵頭公司和內部員工介紹。”嘉馳國際獵頭告訴記者,好的公司待遇還是不錯的,品牌低端一些的公司也就差一點。如LV這樣的一線品牌,銷售員的底薪在4000元到6000元之間。
“奢侈品行業的缺口比較大,查詢各大招聘網站和獵頭公司,Dior、Gucci、Armani等奢侈品都在招聘。最普通的銷售人員基本月薪為3千到4千元。高中或以上學歷即可,普遍的要求是形象和英語交流能力。”獵頭公司嘉持國際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每個公司的獎金待遇方式不一樣,而且具體的獎金提成算法公司不會跟我們獵頭公司細談,都是面試時直接跟候選人聊。我們不向求職者收取費用,從我們這邊介紹應聘者,奢侈品公司會給我們支付傭金。”
“我們店里的銷售員學歷跨度很大,從大專到美國MBA 的海歸都有,而且海歸還不少,主要是看個人興趣。”從事一線品牌銷售工作的朱松(化名)告訴記者。朱松所言也得到了獵頭公司的認同。“奢侈品行業從業者都比較年輕,80%以上的店員在本科學歷以上,而且奢侈品行業是名校畢業生、海歸、官二代和富二代最青睞的行業,他們大部分選擇在奢侈品行業就業或者創業。”
不能用競爭對手的產品
記者在Gucci的中文官網上了解到,上海的一家Gucci店正在招聘經理一職,要求是大學本科學歷,并且需要有至少3~5年的采購經驗,以及流利的英語口語和普通話。區域主管的入職要求也是本科及以上學歷,2年以上的經驗等。至于薪資,則需要在面試時面談。
在奢侈品店里工作,接觸到的都是消費能力強的人,因此,為了做足本品牌的形象,不同的奢侈品公司都有一些規定。記者通過采訪兩名不同一線品牌的銷售員,對這些規定略有掌握。
“我們是不能坐公交車去上班的。要么打出租車,要么自己開車。”從業3年多的李娜(化名)告訴記者,公司要求不使用對對手品牌的產品,“當然你要在臺東買些地攤貨這是沒問題的。但如果要用奢侈品,一般都是用自己的品牌。”
“我們要去固定的美發店,設計發型理發一次得花600元,這部分花費公司報銷,算是形象工程。畢竟銷售員作為店里的窗口,銷售員的形象還是很重要的。”朱松從事一線品牌銷售已經三年。“我對這個行業之前并不感興趣,就是一個很俗的段子,我陪著朋友來面試,結果錄取的卻是我自己。”朱松已經從業三年,月薪在6千元左右。“我們互相之間的工資都不一樣,大家都是保密的。”雖然起初對自己的行業并不感興趣,但朱松還是覺得自己在銷售行業的三年學到了許多工作經驗。“我們有頻繁的內部培訓,比如服務禮儀,銷售技巧等,在外面都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
另外,很多奢侈品品牌都會要求員工在同類產品中必須選擇自己公司的產品。這些產品并不是免費贈送,而是要求員工以內部價購買。雖然有內部員工價,但奢侈品價格較高,對員工來說也是一筆不小開支。“我們還需要自己試用一些產品,公司會給我們銷售小樣品,這部分花費也得自己承擔。”
記者 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