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假期結束,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在濟南各景區玩得不亦樂乎,但遺留的遍地垃圾卻讓環衛工人叫苦不迭。7日,記者了解到,濟南市景區周邊的垃圾清運量均比往常有大幅增長。據統計,國慶節期間省城清理垃圾2.03萬噸,是平時的1.16倍。
3000米路段每天清出10方垃圾
7日早晨9點半,在經十路泉城公園北門,環衛工人徐懷芬正在清理人行道上的垃圾。
徐懷芬告訴記者,她每天凌晨3點40分,來到自己負責的經十路舜耕路至全民健身中心路段清理垃圾。“凌晨清理的垃圾都是頭一天落下的,我們一般下午6點鐘下班,個別情況下會加班到10點,因此10點以后市民扔的垃圾,我們只能等到第二天再清理。”
濟南市城管局機掃大隊工作人員李梅介紹,她所在的班組負責的路段是經十路歷山路至勝利大街段,總長度約3000米,而泉城公園附近則是重點保潔路段。
“假期里每天都有數萬人來到泉城公園,高峰期時,公園門口能有數十家小吃攤,因此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假期里公園附近的環衛工人增加了1倍。”李梅說,清理的垃圾中竹扦子最多,因為一般賣零食和小吃的都會用到。
據了解,舜耕路至全民健身中心路段,平時每天僅有2方垃圾,周末的話稍多些,能達到5方。“‘十一’假期期間,經十路歷山路至勝利大街這段每天可清理10方垃圾,比平時多了好幾倍。”李梅說。
泉城廣場周邊假期增設垃圾箱
記者來到了趵突泉東門,盡管游客眾多,但地面卻非常干凈,兩位環衛工人正在巡視路面撿拾垃圾。
環衛工人邵萍告訴記者,她干環衛工人好幾年了,相比往年,今年“十一”國慶節市民的素質明顯提高了,游客亂扔垃圾的現象大大減少。“但前幾天遇到的一件事,讓我郁悶了好幾天。”
邵萍回憶說,5日在趵突泉東門,一位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用水果刀削蘿卜,直接把蘿卜皮削到了馬路上。蘿卜皮非常難清理,距離她不到10米遠,就有一個垃圾箱,邵萍就走過去勸這位市民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她一聽就不愿意了,大聲說‘如果不把垃圾扔到地上,還要環衛工干什么?’”邵萍說,說完這句話后中年婦女徑直走了,剩下滿地的蘿卜皮,她清理了好長時間才弄完。
趵突泉環衛所的魏瀟告訴記者,假期里環衛所在泉城廣場、趵突泉周邊放置了20個垃圾箱,保潔人員也增加了1倍,達到了60余人。
“我們負責的區域有朝山街、泉城廣場、趵突泉等人流非常密集的地方,這些地方平時垃圾就比較多,每天能運15噸左右,到了節假日可達到20噸左右,比平時多了三分之一。”魏瀟說。
假日垃圾量是平時1.16倍
7日,記者從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了解到,國慶7天時間里,管理處共安排值班人員105人次,各類機械車輛45臺次,焚燒處理生活垃圾2.03萬噸,是平時的1.16倍,發電590萬度,填埋處理飛灰470噸,處理滲濾液4610噸,處理城市糞水120噸,收集處理填埋氣17.8萬方,發電29萬度。
市城管局社會動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慶節期間,城管系統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實行全員上崗,堅持24小時不間斷巡查,加大了主干道、旅游景點以及重點窗口部位整治力度和保潔力度,共出動城管保潔員、執法隊員約6.3萬人次,各類車輛6358臺次,對全市1627萬平方米主次道路進行正常化保潔。
“在對全市30個重要片區、164條重要路段和510個窗口部位巡查時,共查處清理各類違法占道經營行為6009處(次),查處違規設置樓頂廣告26處,取締布幅廣告476個,巡查施工工地893處(次)。”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