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26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為了方便大家消費,現在各大銀行都發行透支的信用卡,透支額度從幾千元到幾萬元的都有。先消費后還錢,用起來確實方便。不過,濱州博興的王先生辦的信用卡出了問題。
濱州博興的王先生經營了一家家紡店,為了日常消費方便,他辦了一張信用額度為一萬元的信用卡。王先生覺得信用卡很方便,“像咱加油買東西,就可以不用現款,直接從里面消費,消費完了一個多月五十天左右,可以還上。”
可是就在這個月的19號晚上,他為手機充電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好幾條未讀短信。
“我打開一看有兩個透支信息,一看就在晚上八點十三的時候,消費了兩筆,一個四千多還有一個兩千多。”看到短信提示,銀行卡透支了4500和2250兩筆錢,王先生感覺有些蹊蹺,他趕緊給妻子打了電話。
“我說你沒拿著卡消費嗎,她說沒有啊,我說壞了,可能卡被別人盜刷了。”
王先生說,他平時用卡主要是加油和超市購物。事發前幾天,他去銀行還了透支的錢,然后就把卡放起來了。“當時卡就在這個地方,我一想卡在這里,我就拿出來拿出卡的時候,拿出卡的同時,又收到一條消費信息。”
短信顯示:當晚八點三十四分,有兩筆消費因余額不足沒成功。王先生趕緊撥打了銀行客服,要求凍結賬戶,而就在這過程中第三筆錢被透支了。
“最后換了一個小的金額,換成了1850元,結果消費成功了。”
事發之后,王先生到公安機關報了警,并到信用卡的發卡處進行了查詢。
王先生的妻子告訴記者,“他去銀行查的時候,沒有查出詳細消費地點,只是顯示一個工商號,是在外省消費,終端號是三個,分別在三個POSE機上刷的。”
幫辦獲悉銀行的工作人員說可以先墊付透支的這些錢,但是墊付多長時間并不明確。
王先生的妻子表示,“我現在就是感到很疑惑,這個錢我們到底該不該還,我們還吧挺冤枉的,確實不是我們消費的,你要是不還吧,確實是以我們的名義辦的卡,對我們以后的信用,肯定造成很大影響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