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一則描述“千盆菊花被哄搶”的新聞,在微博、論壇上被頻繁轉發,短短1個多小時成為網絡追逐和轉發的熱點,因為新聞中注明“哄搶”發生在濟南,一時間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借此熱議“濟南人的素質”。事情真相究竟如何呢?記者昨日來到事發現場采訪了當事人,以及活動主辦方和主管部門,對事情真相進行了還原。原來,所謂的哄搶菊花并非事實,其實是菊展閉幕之后主辦方將一些不再利用的殘菊免費贈送給市民。而這一做法也是濟南近年來菊展的一種慣例。 記者 任秀芳
【事件還原】
主辦方:“哄搶菊花”失實,其實是贈花給市民
昨天中午,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針對“濟南市民哄搶菊花”一說進行了官方回應。據介紹,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景區第35屆菊展已經于11月25日落幕,工作人員開始了陸續撤展,可再利用的菊芽,公園方面已回收,撤展的菊花大部分一般情況下會作為垃圾倒掉,市民拿菊花反而幫助景區減輕了工作壓力。
濟南市園林局在昨天的官方回應中提到:“在菊花展撤展中,菊花種植工作人員已經將可再利用的菊芽拉回種植基地進行篩選,留足品種,冬季下地,明年繼續繁殖,豐富下一屆菊展品種數量。剩余的菊花進行集中處理,多年來,在處理過程中,市民喜歡菊花,在工作人員允許的情況下,將少量盆栽菊花搬回家種植再利用,同時也節約了處理費用。不存在哄搶一說。”
【當事人說】
“推車搶菊花市民”現身 實為景區綠化人員撤展
昨日采訪中,記者也找到了網上“哄搶菊花”的一位市民。而現場核實之后,記者發現所謂推著小車哄搶菊花的市民,其實是正在撤展的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環城公園的工作人員孟慶華。
原來當天上午10點左右,孟慶華按照要求正在解放閣旗桿下面正常撤展,一些經常在這里打水健身的市民看到了,就過來問這些花有的還挺好,他們能不能拿回家去養養。工作人員就允許了,因為開過的菊花一般也是作為垃圾處理掉。而且展后沒有很大價值的殘菊送人也是菊展慣例。孟慶華說,現場就有10個人左右,景區保安也在現場,秩序很好,也沒有哄搶。
【官方表態】
菊展一個月沒丟一盆花 濟南市民游客素質挺高
“我們的菊展展了一個月,護城河沿岸及解放閣附近菊花及其它擺花就1000多盒,要搶早就搶了,哪會等到花都快敗了才搶啊。”景區另一位工作人員如是說。一些撤展卻仍有部分觀賞價值的菊花,是允許游客和市民搬回家的。據悉,景區這樣做已經多年了。
濟南市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昨天上午文明辦到景區也進行了解,經調查并不存在網上所謂的哄搶之說。近年來,通過長期不懈的城市文明建設,濟南市民的素質每年都在提升,并也接受了檢驗,比如十藝節期間,在省博物館舉辦的畫展,數千市民自覺排隊,秩序井然,無人亂扔垃圾。
【微博致歉】
“致歉!不哄搶,更有范兒”
“哄搶菊花”的失實報道一經轉發后引起廣泛關注。本報以及濟南諸多媒體、相關部門官博也在第一時間介入,并發布了調查還原之后的事實真相。很快“哄搶菊花”的微博就被刪除。昨天@央視新聞也引用@濟南公安的澄清微博,對此前的轉發做出了更正。
@央視新聞微博最后表示,“致歉!不哄搶,更有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