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 對話33歲男同性戀艾滋病患者
“22歲那年,我被確診染上艾滋病,當時很崩潰,不過這么多年已經淡然了,活著真好”、“我現在經常做志愿者,幫助其他感染者”、“我對女人沒有感覺,還感染了這個病,最愧對的是父母”……
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日前,在天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記者對話33歲男同性戀艾滋病患者張樂(化名)。他說,艾滋病可防可治,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關心艾滋病人群,共抗艾滋,同時大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因性取向問題我不喜歡女人”
記者: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發現自己喜歡的是男人?有沒有想過去糾正?
張樂:你說的是我的性取向吧,生下來就這樣。自從情感萌動時起,我就喜歡男人,不喜歡女人。這個是先天性問題,我也沒辦法。
記者:你是哪里人?現在在哪里工作?同事知道你的情況嗎?
張樂:我是濟南本地人,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同事現在都不知道我的情況,我也不會跟任何人說。如果有人知道,我就沒法在單位待了。
記者:你什么時候知道自己染上艾滋病的?當時是什么感受?
張樂:因為發生過男男同性性行為,22歲那年在疾控部門檢測時,我被確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當時整個人很崩潰,晴天霹靂一般。很長時間才緩過來,畢竟生活還要繼續。
“曾被父母數次催婚,感覺很愧疚”
記者:父母沒催過你找女朋友、結婚生子嗎?對父母,你怎么解釋?
張樂:催啊,以前經常跟我提結婚的事。父母今年60多歲,都退休了。我們家是傳統家庭,這個事給我的壓力很大。當他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結婚后,情緒波動很大。我很愧疚。一度我也有過結婚的念頭,但良心上會受到譴責,因為我是男同性戀,這輩子我不可能找個女人結婚。后來,父母知道我感染艾滋病后,就不提結婚的事了。只是他們不知道我是怎么得的。
記者:工作之余,平時你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張樂:除了每天服用兩次抗病毒藥物外,我的生活和正常人沒什么兩樣。每天上班下班,也和朋友逛街聚會,生活、工作、事業、愛情什么都聊,不同的是,我的朋友圈子中聯系更多的是男同性戀群體。
記者:你現在有男朋友嗎?
張樂:有男朋友啊,我們在一起很長時間了。他也是這個群體里的,不過他沒有染上艾滋病。對他能夠接受我,我很感激。我覺得這樣的愛情才會更持久。
“活著真好,希望社會關注艾滋病患者”
記者:對家人、愛情和生活,以后有什么打算?
張樂:我不喜歡給自己制定什么長遠目標,那樣不真實。在內心,我最愧對我的父母,畢竟我無法結婚,讓他們遭受別人異樣的目光;對愛情,我和男友現在很開心,足夠了,以后的事走一步算一步;對生活,我覺得現在過得很充實,雖然每天都要吃藥,但目前身體很健康。太陽每天都會升起,生活還要繼續,我會過好每一天;钪婧茫
記者:你們這個群體平時聯系多嗎?
張樂:在這個群體里我一直做志愿者,經常為其他艾滋病感染者做心理疏導,幫他們樹立生活信心。我們有自己的QQ群和網絡交流平臺,聯系比較多,他們需要幫助。
記者: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對這個日子你有什么特別感受嗎?
張樂:對這個日子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了,其實艾滋病能夠早預防、早發現和早治療,生活工作并不會受影響。天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給我提供了免費抗病毒藥物,有什么問題醫生都能用心解答和幫助,感覺很溫暖。我在幫助其他同伴做心理咨詢和輔導時,也是想給他們帶來關懷。希望每天都是艾滋病日,而不是僅12月1日這一天;希望整個社會都能關注并救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希望社會大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共同抗擊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