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私人保鏢揭秘:年薪12-24萬 被要求身兼數職
2010年4月,阜陽界首市房地產老板肖某夫婦及其朋友在家中談生意時,突遭兩名歹徒襲擊,造成生意伙伴田某死亡、肖某夫婦重傷;2013年9月,寧國市西南國夜總會老板儲某在自己經營的夜總會內被人搶劫并殺害……
在安徽,企業家的安全事故從未中斷過,甚至可以追尋到2004年9月,當時世杰電腦學校校長王世杰遭歹徒綁架,案件震驚合肥,最終王被成功解救。
今年夏季在合肥舉辦的亞布力論壇上,安全感問題也再度被企業家們提及。
安徽富豪還很排斥私人保鏢
在付福生的服務對象中,一半是來安徽演出的明星,剩下的一半是安徽企業家群體,后者多是因為經濟糾紛引發出較多的安全問題,其中以房地產、小額信貸、IT行業居多。不過,還沒有一個老板從他們那里雇傭常年私人保鏢。
“一般沿海等城市企業家對保鏢的需求比較大,有很多老板找過我們,目前安徽的富豪們這種意識還很淡薄,觀念轉變最少還需要5年時間。”振升保安服務公司的“掌門人”竇開宏坦言,自己也認識很多合肥身家過億的企業老板,但他們普遍很排斥私人保鏢。“一般都是企業出事了,或者已經發生了傷害事件,才想到找保鏢。實際上,這些應該走在前面。”
對此,合肥一家資產過億的房地產老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不是出不起這個錢,而是覺得沒有必要,像宗慶后這樣的遇襲事件在安徽發生的幾率畢竟還很小。另外,也擔心帶私人保鏢出去太過招搖。”
采訪中,合肥市高新區一位IT行業的企業家表示,如果在某些危急時刻,感覺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自己會去請保鏢,但只要平時謹慎從事,一般不會出現仇家或激怒對立面。
保鏢公司的業務目前以明星護衛為主
同為職業保鏢的肖鋒(化名)和他的安徽雷頓特衛安全顧問公司,更像是這個領域里孤軍奮斗的戰士。
作為今年3月份剛剛成立的“保鏢公司”,肖鋒接下的單子都來自于江浙地區。
“一米八以上,相貌平常,特種兵退伍,有駕照,無不良嗜好,經過體檢、體能測試后才能上崗。”肖鋒提出公司對錄用保鏢的標準。
3月份剛開業時,聞訊而來的報名人數達到了幾百人,而真正通過考核、培訓最終留下的僅有十幾人。對于保鏢的要求,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格斗功夫,對于商務禮儀、危機處理、文秘工作都有很高的要求。
肖鋒2002年從部隊退伍,之后在溫州做企業安保負責人。他認為,現代的保安和保鏢不僅僅在于能保衛安全,更重要的是能夠輔助老板做一些日常的工作和應酬。
“現在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明星護衛,比如‘大衣哥’朱之文隨身就有三名保鏢護駕。”肖鋒說。
據介紹,私人隨身護衛服務按天收費。一般而言,上下班路上2小時提供安全護衛服務500元/天/人;而如果是24小時全天候服務,則大約3萬元/月/人。
更多的“業務”是和要賬有關
今年夏天,安徽雷頓特衛安全顧問公司負責人肖鋒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聲稱別的公司欠賬不還,希望能請到保鏢同去助陣,既能壯大聲勢,又能保護當事者人身安全,價格從優。
“我們不可能參與這樣的事情。但此類電話還真不少。”肖鋒說。
付福生所在的振升保安公司也接到過類似的服務要求,但公司同樣不予置理。
安徽振升保安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湯祥認為,很多公司之間的經濟糾紛,很難說清誰是誰非,貿然參與,將后患無窮。他們會有自己篩選的標準,涉毒、涉賭、高利貸的業務絕對不會碰。
接單的流程一般是,首先,安全風險評估團隊一起分析討論此客戶面臨的危險有哪些,然后進行分級,制訂預案。然后派駐5~8人的保鏢團隊。團隊中有擅長反劫持,有擅長反跟蹤、目標控制,有的是明保,有的則可以“偽裝”成老板的司機或者秘書,進行近身保護。
“全能型”保鏢幾年后將成“香餑餑”
據了解,2010年1月1日,中國保安服務業第一部行政法規《保安服務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保安服務公司可提供隨身護衛服務,國家認可“保鏢”身份合法化,公安機關不再經辦保安服務公司,如果具備資質,私人投資百萬元也可以開保安公司,該項規定是“私人保鏢”走向合法化的信號。
有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境內正式取得經營許可的保安公司約4000家,從業的保安人員約430萬人,全行業年產值約400億元。
另據資料顯示,美國現有職業保鏢160萬人,是國家警察的3倍。在中國的香港、澳門地區,職業保鏢已達萬人之眾;在韓國、美國等國家現有不同層次的保鏢學校,并且在普通大學開設有保鏢系和保鏢專業;在利比亞還曾專門由總統主持開設了兩所女子保鏢學校,以供總統府及重要人士所需。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安徽100多家保安公司涉足保鏢服務的并不多。但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幾年前就開設了“安全技術與文秘”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就包括給企業老板當貼身文秘兼保鏢。
“富豪們真正需要的保鏢要能身兼數職,不僅身手好,還要會開車、會外語、會用電腦,這種全能型保鏢未來肯定是‘香餑餑’。”竇開宏補充說,雖然目前還沒有保鏢資格認證,但從長遠看,保鏢職業肯定會細分等級,并有很大的市場需要。
目前,合肥市場上全職保鏢年薪在12~24萬。而他們當中,90%以上都是部隊退役軍人或來自武校。(市場星報 趙汗青 董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