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51歲的臨沂大學教授汲廣運參與編寫了三本學術著作,申請了兩個省級課題,這在過去當校社科處處長時是不可想象的。一年前,他和其他七位處長辭去“官職”當起了教授,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做起了學術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很忙,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文/片 本報記者 吳金彪 高祥
變化>>
“一年干了
過去三年的活”
“現在每天也很忙,不過和以前忙得不一樣。”近日,汲廣運正忙著開一個學科專題研究會議。
一年前,他還是臨沂大學社科處處長,每天忙于行政事務,應酬多得連“坐在書房里”的時間都擠不出來。無法從事學術研究讓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畢業的他一直耿耿于懷。
2012年,臨沂大學進行弱化“官本位”、強化“學本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汲廣運毅然辭去社科處處長職務,專心做起了教授,重新拾起自己感興趣的區域文化研究。
一年來,他參與編寫了三本學術著作,申請了兩個省級課題,其中一個已經結項。此外,他帶的一個博士和五個碩士組成的六人團隊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這些學術成績的取得,在過去當處長期間是不可想象的。這一年干了過去三年的活。”汲廣運說。
汲廣運還記得一年前剛開始給200多個本科生上課時的情景,教室里座無虛席,前排的一個男生課后還專門找到他談聽課感受,這讓三年多沒給學生講課的汲廣運十分感動。
汲廣運告訴記者,擔任圖書館館長和社科處處長前一直給學生上課,但后來行政事務繁雜,就遠離了課堂。現在重新授課,沒想到還能得心應手。
“最近在看《瑯琊諸葛氏家族文化研究》的書稿,明天全天都有學術會議,基本閑不著。”下午5點了,汲廣運仍沒有離開辦公室,“做課題、教課雖然也很忙,不過是和以前不一樣的忙,累并快樂著。”
成效>>
做自己專業的東西
發展都很好
與汲廣運一并“辭官”從教的還有其他七位處長,一年來,他們在教學崗位上找回了自己的學術價值。
辭去校紀委副書記一職、化學專業出身的劉兆明教授回到現代藥物研究院,潛心帶領團隊從事現代中藥學和藥物化學方面的研究。在平邑縣搞金銀花種植和研究,在蒼山縣做黑參蒜的研究和應用推廣……忙得“不亦樂乎”。
“每種植物的藥性、每次實驗所需溶劑的選擇,他都是手把手地教,讓我受益匪淺。”學生李志東說,劉兆明身上看不到一點兒官架子,每天都笑呵呵地面對學生。
現代藥物研究院院長馮尚彩告訴記者,劉兆明發揮了他的專業優勢,不僅教學生、帶團隊,幫助院里搭建研究平臺,還在中醫藥研究推廣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是鎮院之寶,學院已經離不開他了。”
從體育學院黨委書記職位上“辭官”的楊世傳這樣描述自己一年的感受:“很忙,不過也很單純,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臨沂大學教務處處長劉恩允和“辭官”從教的八位教授都有交往,她說,無論是原來的科技處處長金銀來,還是原來的教務處處長許長譚,“都在自己的領域做專業的東西,發展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