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板房聳立河道被占 起鳳橋景觀已遭破壞
起鳳橋位于歷下區趵突泉街道轄區起鳳橋街中段,清順治年間修建,因橋頭有一座“騰蛟起鳳”的牌坊而得名。橋南王府池子的泉水汨汨向北,經過一個個住家院,蜿蜒曲折一直到曲水亭,然后注入百花洲、大明湖。起鳳橋濃縮展現了濟南老城“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風貌,老泉城的韻味盡顯于此。
記者站在起鳳橋向望去,橋東側一處老宅上面新加蓋的板房正在施工,建筑用的磚頭、砂石、水泥板堆放在起鳳橋上。板房面積約有30多平米,主體結構已經建成,板房外墻刷上了一層仿古漆,仍顯得與周圍建筑格格不入。現場還有兩名工人在板房內進行裝修,不時傳來施工聲。
透過起鳳橋,記者已經看不到橋南邊的王府池子,一條從橋東側宅子腰間伸出的走廊擋在河道上方,走廊上晾曬的衣物、停放的電動車、枯萎的花草被隨意的堆放著。橋南鄰的住戶徐某向記者反映,河道被侵占后阻礙水流,一旦下起暴雨,王府池子的水就會倒灌進他們院子,但是對于這處違建,他們多次投訴仍無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