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投訴無果群眾不滿 違建方不回應
是誰夠在濟南標志性景觀上加蓋違建,在全市拆違的背景下違建為何順利完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訪了王府池子街附近的老住戶。
“從9月26號開始施工,利用幾個周末一下子就搭建起來了,上周給外墻刷了層仿古漆,現在開始內部裝修了,現在工人正在里面施工,你快上來看看”說這話的是王府池子街九號張家大院的住戶張迺馴。透過院子里那棵300年樹齡的石榴樹,新建的板房清晰可見。違建板房在張家大院的西北角,西鄰不超過40公分,南鄰更是只有20公分的距離,由于挨的太近,院內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白蛱旃未箫L,施工的清掃施工垃圾,揚的滿院都是塵土,衣服家具一層灰太氣人了!痹鹤优魅死罾蠋熉燥@激動的說著,“離我們院這么近,開這么大的窗戶,我們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生活,一點隱私都沒有。再說,跨步就能過來人,我們沒有安全感,沒見過這樣蓋房子的,而且還是個違法建筑,實在是太囂張了!
記者走訪了附近十余家老住戶,面對違建群眾都有不滿的情緒,在全市整治違建的大環境下,一處扎眼醒目的違建就在濟南最著名的景觀旁拔地而起,在城管執法部門的一張張停工單下“勝利竣工”,這對政府形象是一種巨大的傷害。很多住戶說,自己家開個窗戶搭個臺子,執法部門就給制止處罰,而身邊這么一個大的違建卻沒人管得了,誰能給個解釋?也許,只要這處違建不倒,誰也沒法解釋。
面對群眾的反映,記者來到海右旅店,酒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旅店只是海右集團旗下一個單位,不了解情況也不便作答。
觀察:違建泛濫 老街巷不能承受之重
起鳳橋東側的違法建筑并不是個例,位于市中心核心區域的老街巷可謂寸土寸金,加之部分老宅子年久失修,一些住戶就在加蓋擴張房屋面積上做起了文章。
記者在省府東街、起鳳橋街、王府池子街、芙蓉街等老街巷漫步,發現這里的違建現象比比皆是,歸結起來分為兩類。一類是老宅屋頂加蓋板房,這類板房面積不大,平均十幾二十平米,滿足住戶儲物或休閑需要,外觀上與周圍建筑格格不入,為了遮掩個別板房刷上了仿古漆;另一類是占道“伸舌頭”,主要是依附于老宅主體擴建窗戶、走廊、門牌門簾等,侵占了老街巷的道路以及河道,這類違建范圍廣、數量大、種類多,清理起來難度也較大。不完全統計,僅芙蓉街、王府池子街、起鳳橋街以及省府東街范圍內,就有違章板房6處,占道違建十余處。
更嚴重的是,違章加蓋之風在這里呈愈演愈烈之勢,采訪之中很多老住戶的攀比心態溢于言表,一家加蓋受益往往引發周圍鄰居的心理失衡,這也給管理部門增加了管理難度。
滄桑斑駁的老街巷,本應在泉水的滋養下靜享歲月安好,保留泉城一分閑適悠然的儀態。無孔不入的違章建筑寄生于老建筑之上,壓倒了老濟南的氣質,也壓彎了執法人員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