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90后入殮師:興趣源自電影 最大障礙是“不理解”
編者按 她有如花般燦爛的笑容和青春洋溢的個性;她用女性獨有的溫柔去對待這份神圣的工作,把每位逝者都當成自己的親人,她用自己的真誠和手中的工具,讓逝者有尊嚴地走進另一個世界,給生者以慰藉。她是濟南市殯儀館的“90后”入殮師辛莎莎,在世人眼中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因為她目睹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因而更加懂得快樂和珍惜。
因為崇高所以堅守
生于1991年的辛莎莎身上就像所有的“90后”年輕人一樣充滿了青春和個性,在周末的大街上遇到她,你會覺得她與普通女孩沒有什么不同。
日本電影《入殮師》講述的溫情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其對生者的贊美及對逝者的尊重,也讓辛莎莎認識了入殮師這一特殊行業(yè),也萌生了對這個行業(yè)的憧憬。高中畢業(yè)之后,她報考了北京一所大學的“現(xiàn)代殯儀技術(shù)與管理”專業(yè)。說起當時報志愿時的情形,辛莎莎歷歷在目,“我老家在農(nóng)村,家里所有人都不支持我的這個決定,可是從小執(zhí)拗的我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行,所以我選擇一個人去北京上學。”
但是,慢慢的辛莎莎開始覺得從事這個職業(yè)沒這么簡單,“我當時去南京一家殯儀館實習,師父把我一個人留在工作間里,讓我給一名非正常死亡者整容,我當時真的特別害怕,摸到他的臉覺得自己的血液都嚇涼了,我都開始后悔選擇這個職業(yè)了。”倔脾氣的辛莎莎雖然心里有些接受不了,可也不好意思給家里人說,就硬著頭皮堅持。“一周之后,我接觸到一名20歲因車禍去世的美麗女孩,她的父母哭得特別傷心,求我盡量給她恢復原貌。因為頭骨塌陷了,我給她做了填充,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她的容顏進行了恢復。”辛莎莎告訴記者,事后她的父母專程找到她表達了感激之情,感謝她讓自己女兒走的時候那么安詳。
這件事之后辛莎莎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我忽然覺得,這份職業(yè)是那么的崇高,我可以用真誠的心去工作,讓逝者走得安詳、讓生者得到慰藉,所以,大學畢業(yè)后我成為為數(shù)不多的從事這項職業(yè)的女孩子。”她說,這種充滿挑戰(zhàn)而又讓自己感到崇高的感覺叫“痛并快樂著”。
渴望理解渴望愛情
辛莎莎對記者說,現(xiàn)在看來,工作的最大障礙就是周圍人的“不理解”。“爸爸媽媽沒有告訴鄰居、朋友我是干啥的,只說我在濟南打工,他們怕別人瞧不起,最讓我難過的是,每次回家都想去看看小外甥,他們都不讓我去,怕引起姐夫家不高興。”她說,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理解這份工作,尊重她們的努力。
辛莎莎也和所有女孩子一樣,不上班時喜歡逛街、買衣服,只不過她在濟南沒有同學和朋友,平時都是一個人。“父母也特別著急,給我打電話的時候總是說,‘有人給你介紹對象差不多就行了啊,別要求那么高!’”每次說到這里,她總是笑笑。談到自己的擇偶標準,辛莎莎說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兩個人相互理解,就足夠了。“主要還是順其自然吧!這個強求不得”,這名“90后”女孩,內(nèi)心渴望著自己的愛情。
她說,自己要珍惜時間,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享受生活。
投入工作戰(zhàn)勝困難
小辛在工作之中始終是全身心投入,當她穿上工作服,走進工作間,拿起整容工具時,立即呈現(xiàn)出那份與自己年齡不符的認真態(tài)度。清潔逝者身體、化妝、整容、穿衣……做完整套流程,她只需要8分鐘。“工作熟練了,加上我平時沒事也喜歡研究、創(chuàng)新。我希望以后通過努力,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我認為這是一份給別人尊嚴的工作,給別人尊嚴就是給自己尊嚴,最終將會使自己受益。”
每當工作的時候,辛莎莎總會在心里默默地祝福逝者,“我會祝福他(她)一路走好,也會告訴他們,我會盡我自己的所能讓他們恢復容貌,讓他們體面地離開。”
小辛身材嬌小,而躺著逝者的平車較高,這樣她就需要踮起腳尖進行化妝工作。“夏天一場下來渾身都是汗,因為我們都穿著厚厚的工作服,上廁所也不方便,所以很少喝水,”小辛表示,這都不是困難,再苦再累,看到逝者在自己的工作下能夠自然、安詳,逝者家屬能夠欣慰,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獎勵了。“90后”女孩辛莎莎,用自己的那份執(zhí)著戰(zhàn)勝了工作中的困難,用自己真誠的心來面對逝者,以女性獨特的溫柔對待這份工作,讓自己的事業(yè)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