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了一片茂密山林,他一守15年

像往常一樣,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河東村63歲村民楊義才早上4點半就被老虎山上的鳥雀鬧醒了。穿上T恤、運動褲,再給靜脈曲張的雙腿穿上高彈性保健襪,蹬上運動鞋,提上斧子便開始了巡山。一天三次,15年了,無論刮風還是雨雪天,他已數不清巡過了多少里山路。
本報記者劉光斌
通訊員王猛
>> 放棄賺錢買賣,住進山洞護林
在老虎山的周圍,有很多采石場,每天幾十輛大卡車進進出出,幾千噸石料被挖掘機從周圍的山體上剝離,運往周邊的化工廠、建材廠。然而早在羅村鎮采石業迅猛發展的2008年之前,老虎山就已被楊義才承包并保護起來。
這要從1999年說起,當時羅村鎮河東村的老虎山正面臨盜砍、盜采的危機,而原來的守林人由于年老已不能守護。為保護老虎山上的植被,河東村委以9萬元價格對外招標老虎山的承包權,同時開出的條件是不允許伐木、采石。在這一限制下,三千多畝的老虎山變得無人問津,承包價也落至兩萬元。
楊義才從小愛山,承包老虎山之前,他就經常騎摩托車探訪周邊名山,正因如此,他決定自己把老虎山保護下來。經過協商,楊義才最終以15000元的價格一次性承包了老虎山50年,同時他向村委承諾:50年后還國家一片茂密山林。
那時的楊義才還做著一份煤井器械的買賣,而且生意做得有聲有色。承包老虎山后,他就一心巡山守山。
1999年5月,楊義才帶著一床被子、一件大衣,住進了老虎山上守林人的小山洞。2000年11月,楊義才在山上建起了房子,他和妻子王麗華從此住上了老虎山,開始巡山護林。
>> 拒絕利益交易,被打瞎一只眼
商人對老虎山的覬覦并沒有因為楊義才的承包而收斂。2000年,有山西人出幾十萬元來買老虎山的側柏,被楊義才婉言拒絕。2002年,青島一家化工廠的老板拿出20萬作為加盟費,并允諾每噸石料可提成一元,甚至給楊義才算了一筆賬,一年下來幾千萬沒問題,楊義才斷然拒絕了。
“我承包山不是為了賺錢,賺錢不要來找我。”自承包以來,前來買山買樹的人就沒斷過,但楊義才每次都堅定地回絕對方。
楊義才的“絕情”甚至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2003年的一個晚上,楊義才在巡山的路上遭遇了幾名打手,被對方用石塊打傷頭部,導致右眼失明,左眼也需要依賴眼鏡才能視物。此次事故嚴重影響了楊義才的巡山工作,在2006年的一次山火撲救中,由于視力問題,他踩空石塊,造成右腳拇指斷裂、左踝骨骨折,但住院僅僅45天后,楊義才便打著石膏重新來到山上。
“只要一離開,就感覺心里不踏實。”在康復的幾個月里,老虎山上總能見到楊義才拄著拐杖的身影。
15年來,楊義才非但不賣樹、不賣石,還自掏腰包種樹。1999年,他入山的第一年便拿出十萬元種下了4萬棵樹。此后的15年里,每年多則六七萬棵,少則幾千棵,3000畝老虎山從接手時的林木稀疏變成了濃密山林。楊義才粗略算了算,“十幾年來,側柏、刺槐和火炬樹,總共種了70多萬棵,除了其間山火燒掉的,現在還有60多萬棵。”
“每天早上4點半、上午10點、下午3點轉三次,有時候晚上還要再轉一遍,一天巡四次。”自從楊義才眼睛受傷后,他的妻子王麗華跟兒子楊虎會在晚上或者天氣不好時替他巡山。
>> 投入200多萬,如今山上百鳥啁啾
“剛開始上山的時候,沒想到會投入這么多。”楊義才早年做買賣攢了一些錢,在承包老虎山四五年間便投入一空,買樹、護林、修路、雇人都需要錢。15年下來,楊家已經為老虎山投入200余萬元。
“最艱難的是2005年左右,那段時間種樹最多,錢都投進去了,不過現在護林成本降了不少。上山后第二年我開了個小飯店維持山上的生計,現在通過小飯店已能夠實現收支平衡,每年能有三四萬元的剩余。”但楊義才仍感覺資金緊張,他甚至不能為缺水的老虎山打一口井。
“為節省成本,大女兒辭掉醫生工作來到山上,兒子自畢業以后就留在山上,現在一家五口的工作全在這個小飯店里。”說起這些,楊義才跟王麗華有些愧疚,如今孩子們的同齡人月薪都能拿到四五千元,但小飯店每月能給子女的生活補貼還不到兩千。
如今的老虎山植被茂密,在周圍挖掘機、貨運卡車的嘈雜聲里依舊是百鳥啁啾,顯得格外有生機。“心煩意亂時,我就選一處僻靜點的地方坐下,聽聽鳥叫,看看這幾千畝山林,我就會平靜很多。”楊義才說,這些年有過困難有過疲憊,卻從來沒有后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