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名校學區房價格8年漲4倍 2萬元以上房源增多

在樓市下行的情況下,濟南的房價依然堅挺,有人說濟南的房價本來不高是關鍵,有人說學區房拉高房價是主因。記者探訪發現,隨著省城教育均衡政策的不斷實施,并不是所有的學區房都這么火爆,拉動房價的多是二環內房源奇缺的名校學區房。
燕山學區房8年漲4倍熱點學區房均價近兩萬
甸柳小學、經五路小學、南上山街小學以及勝利大街小學等都是省城老牌知名小學,學校周邊學區房房價也一直處于濟南學區房價格的“巔峰”位置。記者搜索網站二手房板塊輸入上述學校關鍵詞發現,甸柳小學、經五路小學、南上山街小學學區房源小戶型均價多在每平方米1.7萬元至1.9萬元。勝利大街小學學區房價格稍高,小戶型單價超過2萬元的數量明顯增多。
熱度同樣高的還有省城的解放路一小、燕山小學、燕山中學,這幾所學校附近的學區房房價也是一路飆升,如今也有單價近2萬元的房源。“七八年前,燕山小區的房子也就是四五千一平,現在成交價格基本都在一萬五千元左右。”21世紀不動產濟南和平路店經理王會娟說,這附近的房子大多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房子,不過說起學區房的漲價路,倒是一直比較平穩,平均每年上漲一兩千元,“最初燕山小區只有3個區是學區,后來明確劃分學區房后,整個燕山小區都在學區范圍內了。”記者在房產網站搜索燕山學區房,發現網站掛出的小戶型房源單價多在1.4萬元至1.7萬元之間。“2009年甸柳小區的房子最多也就能達到1萬元,如今大多都達到了1.7萬元、1.8萬元,有的特別小的戶型單價能達到2萬元。”瑪雅冠潤資深經紀人王志剛介紹說。
學區房交易次數多每次轉手漲十幾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在中介出售的學區房,大多已經經過了多次交易,有些本身在濟南就有房子的家庭,為了讓孩子上到心目中的學校,會在學區內買一套面積不算很大的房子,等孩子九年義務教育結束之后,再轉手把房子賣出去。“在我們這里出售的房子,有很多已經經過三次轉手了,以甸柳三區的一處房子來說,這房子是甸柳一小的學區,原房主的孩子上完初中后,就把這房子放到中介賣了,第二次購買這房子的房主自己有房子,只是為了孩子上學買了這房子,把戶口落到房子上之后孩子就上了甸柳一小,這不孩子才剛上一年級,他就轉手把房子給賣了。”百居安房地產公司和平店的店長婁新說。經王志剛手的房子,也大多都在五年的時間內經過了三四次交易,而每交易一次,房子都會漲價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如果不包稅的漲價就少一些,包稅漲價就多一些。”不過他還提到另外一種情況,也是導致學區房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很多買主,做兩手準備,他同時看好了甸柳和燕山兩個學區的房子,但又不確定去哪一個,就分別買兩套房子,等確定了孩子上哪個學校,就把另外一個學區的房子賣出去,前段時間有一個三箭吉祥苑的房子就是這種例子,房子90平方米,當初買時是130萬元,也就剛買了幾個月的時間,等出手再賣時,就漲到了150萬元。”王志剛說,一般這種情況下出手倒賣的房子,交易周期多在半年左右,而這半年的時間,往往就漲價15萬元至20萬元之間。
這邊上燕山,那邊上燕柳新舊房子一個價
記者采訪發現,學區房價格呈現出多種“怪”象。王志剛稱,重點學區房新舊一個價。以燕山小區和中建文化城為例,中建文化城和燕山小區一樣是燕山中學的學區,小學學區雖然不同不過也都是重點學區,作為2012年的新小區,中建文化城小區現今均價為一萬七千元左右,而燕山小區大部分房子都近四十年房齡,有很多已經是破舊不堪的筒子樓,價格也都在一萬七千元和一萬八千元左右。
而同樣在燕山小區附近的中潤世紀城小區,因為是友誼小學的學區,房齡也不過十年,不過房價才只有一萬一千元,比燕山小區低了六七千元。
一街之隔單價差七千元
說起勝利大街附近的學區房,幾年時間也漲了幾倍,不過之前一直是平穩增長,就在去年6月份均價突然漲了3千元,“因為去年那個時候買房的人特別多,但是這個片區內出售的房子卻很少,稀缺的資源造成了漲幅加大。”美巢房產店長譚亦康說,勝利大街附近的學區房有近萬套,然而正在出售的不超過百分之十,而這附近上學的孩子也有幾千名,供應還是很緊張,“因為這邊都是熱門學區,大家都知道,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已經讀完了義務教育,也不會出手,還想給再下一代留著,除非急著用錢的,一般這一片置換房子的很少。”譚亦康說。
此外,同一地段的房子,因為學區不同,價格也有天壤之別,緯二路小學的學區楓林小區、緯六路、永慶街的房子均價都在1.1萬元左右,而與它們一街之隔的南上新街和勝利大街附近的學區房都達到了1.8萬元。“還是熱點學區拉動了房價。”
學區房房源緊缺買主很少看單價
“學區房相對緊缺,擠出來一套真是不容易。”譚亦康說,一方面好的學區房房源奇缺,另一方面市場需求量每年都在不斷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房主的惜售心理更加明顯,使目前學區房市場處于一種“高價少房”的局面。
另外,小戶型房源是推動學區房價格不斷上漲的“領頭羊”。“小戶型,單價雖高,但總價較低,將來轉手時比較靈活,平均的轉手次數要比大戶型多,因此價格自然飆高。”譚亦康說,因為學區房多是老舊小區,很多人購買目的單一,就是為了落戶讓孩子上學,所以并不在意戶型或單價,看的是總價,“以勝利大街附近的房子為例,其實大部分房子是在1.7萬或1.8萬之間,但是有一些20多平的房子,卻少有50萬元以下,這樣單價就到了2萬多元,不過買主覺得50萬元能買一個好的學區房也值。”
購房者說為孩子上學小伙伴又重聚
家住重汽彩世界的劉女士最近為了孩子上學四處詢問學區房,幾經考察,劉女士還是決定購買燕山小區的房子,因為她對這片熟悉的土地有著深深的感情。“我當年就是在燕山中學上的學,我家就住在燕山小區,后來我結婚之后就搬到了重汽那邊,家里的老房子也賣掉了,父母也換了房子,現在我的孩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燕山這邊也還是最熱點的學區,所以還是決定再搬回這邊來。”
劉女士說,不光她自己,當初同住在燕山小區也同讀燕山中學的同學們,后來隨著長大結婚都搬離了燕山小區,有的因為房子太小,父母也早換了房子,現在大家的孩子基本都2歲了,同學們都準備再買燕山附近的房子,經過這么多年,曾經的小伙伴們,又重新聚集回這個片區。
文/記者 鄭心茹 張雯雯 圖/記者 王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