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企業為躲避查處 排污后雇人拉走廢液
吳清花是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黃墩村的村民,5月9日,她發現自家的小麥全部枯死,原本再有兩周,就到了小麥收割的季節,本應因收獲而快樂的吳清花,此刻再也開心不起來。
5月12日,郯城縣環保局新浪政務微博公布,早在4月11日,郯城縣環保局就接到馬頭鎮黃墩村村民反映用東干渠水澆灌小麥后,出現小麥死亡現象的舉報。該縣環保局環境執法人員立即順著河道摸底排查,確定了一處化工廢液偷排點。執法人員懷疑這可能與造成百余畝小麥枯死有關。
數十畝小麥全部受損
“此次因為污水受損失的小麥共計47.9畝,絕大部分都是小麥,有一小部分是樹苗。其中,各家的受損程度也不相同,分別是100%絕產,70%、30%和20%。小麥枯死事件發生之后,縣里很重視,專門成立了調查組,負責調查此次小麥枯死的事情,調查組由馬頭鎮政府、縣環保局、公安部門、農業部門還有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組成。”馬頭鎮黨委李書記告訴記者。
據黃墩村一位村干部估計,除了被枯死、被污染受損的小麥地,還有一些剛栽種的樹苗也慘遭不幸。看著被毒死的麥子,村民們很是心疼,“再有十幾天就能收了,此刻全都死了,辛勞都白費了!”
就在枯死小麥附近緊靠馬路的地方,就是村民澆地取水的東干渠,此刻的東干渠并沒有散發什么異味,水渠旁邊仍有青草和到處飛舞的小飛蟲,和正常的水渠毫無分布。
“縣環保局通過摸底排查已經證實了,渠里的水PH值為3.5,是弱酸,燒死了村里的小麥。證實排污口是來自一處化工廢液存放處后,縣公安局馬上就控制了這家存放處的負責人,并且已經扣留了他拉化工廢液的罐車。”郯城縣環保局負責調查此次小麥枯死的工作人員在電話里告訴記者。
污染源于化工廢液偷排
記者了解到,此次導致小麥枯死的污染源頭是一處化工廢液存放處。
“其實就是酸,這個存放處的老板其實就是一個中間商。一些化工企業都會把一些用不了的工業廢液給他,不要他的錢,每車還送他200塊,讓他收走。他拉走之后,就會用低價賣給一些需要這些廢液的地方,他就靠這個掙錢,偷偷排到水渠里的污水就是他沖洗罐車的臟水。”李書記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山東省環保廳流域處的有關負責人揭開了企業花錢請人拉走工業廢液的小算盤。“企業直接排污,一旦超標,很容易被環保部門查處。啟動設備,又有一定的花費。如果花錢讓別人拉走這些工業廢液,比起投放巨額資金治污,這樣排污成本顯然小很多。”
公安部門已經立案偵查
記者從郯城縣委新聞中心了解到,2014年4月30日,郯城縣環保局就查處一化工廢液偷排窩點。
據該縣環保執法人員介紹,他們在郯城街道東圈子村發現一處化工廢液存放點,有人正在使用暗管向馬頭東干渠偷排廢液。執法人員立即進行制止,并拍照、錄像取證,現場采樣。經監測化驗,該廢液為強酸性液體,現已依法將該案移交公安部門。
“這兩起事件是否有必然聯系暫時難以下定論,一切都要等公安部門的調查結果。”該縣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馬頭鎮政府會同縣農業部門正對小麥死亡原因、數量、程度進行鑒定、評估。
目前,郯城縣公安部門并未對外公布涉嫌此次小麥枯死的工業廢液的來源,目前,記者獲悉,此工業廢液存放處負責人已經取保候審。
“委托該存放處偷排化工廢液的企業,雖然沒有直接處置污染物的故意,但明知他人無證處置仍然委托,也構成間接故意,故也構成污染環境罪。”浙江高策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軼成告訴記者。
截至記者發稿時,郯城縣環保局仍未公開這處偷排點的化工廢液來源的企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