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將同樣的規則擺在中國所有考生的面前,這應該是一場憑真實力、真能力比拼的較量。可就有人為了賺昧心錢而置公平于不顧,招聘“槍手”替考。這則報道會讓正義的人看了之后覺得解氣:一個替考團伙在濟南招聘“槍手”試圖跨省“作案”,而就在高考開始的前一天,被警方來了個“一鍋端”。
早在一個月前,記者在濟南一些網上社交平臺發現了這樣的招募信息:“誠招高考助考人員數名,事成之后,負責你三年大學學費。”是誰如此膽大妄為?這條“替考鏈”如何運作?經過近一個月的聯系、接觸,記者成功應聘高考“槍手”,準備掌握相關證據后向教育部門、警方報警,協助斬斷這條“替考鏈”。6月5日、6日兩天,當19名“槍手”們在駐濟高校內集合準備動身去河南等地時,讓他們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了……
各處刷屏
有人公開招募高考“槍手”
“誠招高考助考人員數名,事成之后,負責你三年大學學費”,今年5月,在濟南一些高校里張貼出了招募槍手的廣告,上面留有手機號和QQ號。而在論壇、微博、學生QQ群等多個網絡平臺,有數百條該類招聘信息“刷屏”,同樣的“負責你三年大學學費”的字眼,確實吸引了不少學生的目光。
公開招募高考“槍手”,廣告內容是真是假?記者決定以一名在校大學生的身份,和對方取得聯系一探究竟。記者首先在QQ上加對方為好友,對方很快同意了的記者的請求,對方QQ上信息資料顯示登記地為青島。查詢對方在廣告上留的手機號,記者發現號碼是濟南的。
在QQ聊天中記者得知,對方是一名男子,他正在招募大學生去外地參加今年的替考,應聘者最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記者問,如果替考被發現了怎么辦?對方稱,關系都疏通好了,應考人可以放心去考試。男子自稱姓王,他告訴記者,高考前兩個星期可以和記者見一面,說一說傭金的事情及一些考試細節。
隨后一個月的時間,記者和王某在網上保持著聯系。
出價不低
考上二本給兩萬勞務費
5月28日,記者電話聯系王某,問能否見面談談,他爽快地答應了,約記者到位于文化東路上的駐濟某高校廣場上見面。
10點左右,上身穿著白色T恤衫的王某出現在廣場上,他看上去20多歲,中等個頭。“我們先要對你的成績進行測試,成績差不多我們才能讓你去替考,替考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一見面,王某直奔“主題”,提出了應考的條件。“怎么測試?”記者問。“我給你幾套題,在規定的時間內答題,看能考多少分。”王某說,如果能測試通過,可以先付給記者部分定金。“要考多少分才能通過?”“得過二本線。”
記者問王某如果高考成績能過二本線,給多少錢。他說,成績過了二本線,給兩萬元勞務費。“考試前先給一部分錢,成績出來后,再給剩余的錢。”
對于記者擔心的替考被發現問題,王某笑著說,既然能組織學生去考試,就能保證不會出問題。記者說,還有幾個同學也想掙點錢,報名還來得及嗎?王某表示,現在報名還行,有些替考的學生到了高考前一天,因為其他事情不能去了,所以得多找幾個學生,“只要學生成績好就可以去。”
組織者稱
答400多分才有資格去替考
6月4日上午,按照和王某的約定,記者和兩名朋友再次
來到前述高校見王某,他帶著試題要測試記者的能力。記者把兩名朋友介紹給王某,說他們也想參加替考。王某說,現在已經招了20多人了。
在和王某的幾次接觸中,記者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馬上到高考日期了,王某既不讓記者提供照片,也不看記者的身份證等信息,如果真去考點考試,怎么進考場?他只是表示,保證能讓記者進考場考試。
這次,王某是開著一輛掛著河南牌照的轎車到學校的。他打開汽車后備廂,從里面拿出一個牛皮紙袋子,上面寫著“特級教師名校調研卷”等字樣。他從袋子里取出七套試卷分給記者和朋友,每份試題后面都有答案。王某沒有讓記者和朋友現場答題,而是讓記者把試題拿回去做。他說,做完后,對照一下答案,如果能答400多分,就可以和他聯系去替考。記者問:“去什么地方”,他說:“去河南考試”。隨后,王某驅車離開了校園。
6月4日下午,記者給王某發短信說,試卷做完了,能考400多分,怎么去替考。王某說,6月5日、6日,想去參加替考的學生就可以走了,這兩天的中午在解放路某高校院內集合。“會有家長從河南開著車來接替考生”。記者問能否在6月5日中午走,王某回短信說“可以”。
記者查詢教育部33號令,其中涉及代考替考的內容有3條。一是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參加考試的,視情節輕重,給予停考1-3年的處理;二是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參加考試的在校學生或在職教師,將由學校開除學籍或解聘;三是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參加國家教育考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王某所說的這條高考替考鏈到底是如何運作的?記者決定進一步采訪,掌握相關證據后向教育部門、警方報警,切斷這條“替考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