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
“以暴制暴” 治療自閉患兒
A
癥狀:咬人
治療:反咬他
檔案:曉曉,女,4歲,成都人,不會說話,2013年3月入園。
癥狀:喜歡咬自己的雙手臂和膝蓋,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已經結痂。當母親抱著她時,她趁其不備將母親肩膀咬出牙齒印,有時也咬老師和其他孩子。
施教:剛開始,老師通過打手心教育,但未有效果。后來看到她要咬人時,便帶到操場上轉移注意力,半個月后此方法也一直無效。賀小燕便將她帶到榮昌校區,讓一些大娃娃坐在她旁邊,故意“欺負”她,惹她生氣。當她咬自己或別人時,讓被咬者“反咬”她,有時賀小燕還會親自咬。但賀小燕一直觀察表情,掌握分寸,只咬痛不咬傷。同時告訴她說,咬自己和咬別人,都是很痛的。
效果:連續半年后,情況基本好轉。
癥狀:恐高
治療:吊起他
檔案:童童,男,5歲,九龍坡人,不會說話,2013年2月入園。
癥狀:一旦發怒就突然“砰”的一聲倒在地上,摔得頭破血流。同時還怕高,不喜歡跳彈,也不敢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爬到操場上的玩具筒里去玩耍。
施教:當發現倒地,賀小燕便抱著他的頭,把握力度,用不同部位去撞擊地面,只撞痛不撞傷。另外,還用圍巾捆住童童的腰,用繩子將他吊在樹上,離地約一米高,故意刺激他,讓他哭讓他說話。
效果:一個月后基本得到改善。
C
癥狀:撞墻
治療:抱他撞
檔案:飛飛,男,6歲,北碚人,不會說話,2014年1月入園。
癥狀:病情發作時喜歡站著撞墻,撞得很響,如無人制止,他會一直持續下去,撞得頭破血流。
施教:賀小燕曾當著家長的面,故意惹飛飛生氣,當看到他撞墻時,就捧著他的頭,朝墻撞去。然后叫孩子母親照著做,結果母親下不了手,只是不停流淚。賀小燕故意讓孩子看見這一幕,然后繼續捧著他的頭撞墻,一次、兩次、三次,母親嚇得大哭。
效果:大約兩個月后,撞墻行為得到糾正,母親滿懷感激。
D
癥狀:玩水
治療:潑他水
檔案:亮亮,男,6歲,大渡口人,不會說話,2013年3月入園。
癥狀:特別喜歡水,幾乎見水就跳,見水就耍,有時在水龍頭下將水往身上潑,弄得渾身濕透。
施教:夏天時帶孩子到野外,亮亮看到池塘便跳進去,賀小燕就抱著他,故意往深水中走,一次、兩次剛好淹沒到嘴鼻位置。如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玩水,便用盆子裝滿水輕輕地朝他潑去,讓他從頭到腳涼個痛快。
效果:約一年后基本糾正過來。
E
癥狀:扔物
治療:打他手
檔案:帥帥,男,8歲,成都人,不會說話,2013年7月入園。
癥狀:以前在家里時特別喜歡扔東西,基本上是見啥扔啥,有一次“高空拋物”砸中樓下行人受傷。入園后一旦病情發作,見碗扔碗,見筷扔筷。
施教:平時只要看到他扔物,便用筷子打他手,未有效果。后來,故意擺放一些小球,還惹他生氣,先專門讓孩子扔個夠,后逐漸見他伸手欲扔球時,就打痛手。改正一段時間后,帥帥只是趁無人時才扔一些東西,賀小燕與他玩起“捉迷藏”,故意躲在一個角落里,當看到他要扔物時,突然竄出來采取打手法糾正。
效果:半年后,亂扔行為得到改正。
面對面
“厭惡療法”殘忍沒傷害性
施教前都會征得家長同意
這些年來,賀小燕在教學方法上大膽創新,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采取“暴力”因材施教,對有爭議的這種“教學法”,她是如何對待的呢?
記者:你采取這種“暴力”教學法,遭到過家長投訴嗎?
賀小燕(笑):我每次實施前,都要打電話征求家長的意見,如果他們同意,我就實施,如果他們害怕,我就不做。
記者:這樣做,是否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賀小燕:兒童自閉癥目前沒有明顯的藥物能夠治療,我是學醫的,也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實施特教過程的原則是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厭惡療法”其實是將醫學和心理學有機結合,針對性、創造性地使用。
記者:當你“施暴”時,聽到孩子的哭聲,感受如何?
賀小燕:殘忍,真的很殘忍,但目的是為了將他們治好。
記者:面對種種非議,你是如何對待的呢?
賀小燕:只要家長認可,我就實施,他們是我的源動力,我認為這樣做是在挽救孩子、挽救家庭甚至挽救一個家族。
案例
男孩治療三年當上學習委員
今年9歲的春春,家住沙區楊公橋,目前在讀小學三年級。
昨天,放學后的春春出現在記者面前,他穿著一件白色短衫,干凈整潔。在與記者交流時,他吐字較清楚,眼神專注,時而笑時而抿著嘴,但他顯得有些靦腆,話語不多,幾乎是一問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