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晚報訊(記者張泰來實習生周國星) 說起井蓋,不少人頭腦里首先閃出的是一個圓圓的鐵質的圖像,但天橋區藍翔路輔道上一塊破碎的井蓋卻露出了類似竹片的東西,不少市民驚呼“井蓋還能用竹子做?這能保證安全嗎?”
11日上午,網友@歐陽千里發布了一條微博,稱自己在天橋區時代總部基地附近看到了一個破碎的井蓋,竟然用“竹簽”代替鋼筋,質疑這種井蓋的安全性,“濟南還有多少這樣的竹簽井蓋,開車躲得了電動車和行人,你躲得了竹簽井蓋嗎?”
按照這位網友的指點,記者在藍翔路的輔道上看到了這個井蓋。井蓋整體破敗不堪,上面滿是大大小小的裂紋,最吸引人注意的是這個井蓋的骨架結構,里面竟是由結成網狀“竹子”構成。透過裸露的井蓋,記者看到,這口井大約深2米,里面一團一團都是線纜。
“不知道什么時候壞的,這樣的井蓋質量肯定沒有鐵的好,感覺挺危險。”附近居民姚先生說。而讓@歐陽千里和其他網友更為擔心的是,在濟南還有多少這樣的井蓋未被發現,會不會帶來安全隱患,會不會出現2012年夏天發生的小女孩墜入污水井溺亡的悲劇?
記者在周圍走訪發現,在輔道上這樣的井蓋并不少見,如果不是井蓋發生了破碎,很難從外表上看出它們有什么特殊之處。
記者就此聯系了天橋區市政工程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還沒有聽完記者表述的位置,就表示已經知曉此事。“12345已經給我們派單,經過核實,這是一口管線井,不屬我們管理,已經把信息反饋給12345。”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井分為很多類型,雨水井、污水井等歸市政管理,也有產權單位是聯通、移動、網通等的管線井,經過核實這個井是管線井,但不確定它屬于哪家公司,已經將這一情況反饋給12345。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市政的污水、雨水井的井蓋都要求是鐵的,有明確的規范,其他的井蓋他則“不太清楚”。
記者搜索資料發現,2010年,在章丘也發現過這樣的井蓋,當時的市政工作人員稱這種井蓋是用一種叫做“菱鎂土”的材料制成的,竹片起到“筋”的作用,用來把菱鎂土連在一起。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這種井蓋已經在逐步淘汰,對應街上的類似井蓋會很快全部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