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年,張勝江出生山東省濰坊市,1983進入博山陶瓷廠工作,1984年,從小熱愛美術的他參加了廠里組織每年一度的美術、攝影比賽,被廠里的“伯樂”選中,選調到廠科研所,由于當時比賽組織者的疏忽,將他代表的參賽單位的九車間,寫成了八車間,廠里頗費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他。進入科研所后,廠里安排他跟隨紀榮福大師學藝,從此他與陶瓷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紀榮福大師是當時淄博乃至山東頗有影響的知名高級工藝美術師,1934年生于山東淄博博山,曾共事與白雪石、侯德昌、王成喜、歐陽中石、吳東魁等著名書畫大師。專攻山水、花鳥、仕女等陶瓷彩繪、刻瓷,作品大氣渾然、蒼勁、老辣,重金難求。多件作品連續獲國家和省評比一等獎,多次代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出訪美國、墨西哥進行中國繪畫及中國工藝美術交流,創作的刻瓷《鷹》等作品多次被國家領導人選為國家禮品。設計的白無光釉陶瓷蛋殼,酷似鴕鳥蛋,維妙維肖,以假亂真。




紀榮福大師的指點加之他的天賦和勤奮,使他的藝術水平迅速提高。1989年為淄博火車站設計創作了大型壁畫“聊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隨后為兗州礦務局設計創作大型壁畫“迎客松”、為青島火車站設計創作大型壁畫“江山萬里圖”、為新疆體育館設計創作大型壁畫“運動系列”,為淄博市勞教育所設計創作大型壁畫“荷塘”,都得到了廣泛好評和認可,為所在企業創造了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他的作品,每一筆、每一畫都用心靈去感悟,剛中有柔,畫面濃淡、深淺、疏密、大小技法處理得當,凸顯清新明麗的風格,線條挺拔明細,分色層次多,裝飾更加精細氣魄雄偉,墨勢渾然而莊重,風格清新明麗,畫法流暢自然。
不斷的創新和探索,使其表現手法日趨獨到,大膽地把潑墨用在陶瓷手彩的裝飾上,很像用淡墨寫字,筆路周圍墨汁化開成暈,使人感到輕妙而不深厚,穩靜而不沉重,不濁不雜,深入期間有無限變化和不可思議之美。

近年來,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國,全省評比中獲獎。在全國第五屆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中榮獲三等獎,第六屆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榮獲優秀獎,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榮獲優秀獎,在全省陶瓷創新設計評比中獲獎10多次,其中一等獎3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3個。
深厚的藝術水準,獨到的技法,使其作品更加使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他的佳作得到了全國各地陶瓷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的認可,紛至沓來,尋購作品,且大多是回頭客。

他的作品藝術魅力不僅源于深厚的藝術功底,更源于他人格的魅力。為人低調,從不張揚的他,1995年在建設淄博立志立功活動中榮立二等獎,從事陶瓷藝術工作幾十年來,很少接受采訪,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是他的人生路標。佛學曾講到“相由心生”,對于如今已步入中年的他應該說是“藝由心生”。衷心祝愿張勝江大師的陶瓷手彩藝術之路越走越寬,繪出更加燦爛、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