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杰
齊魯晚報訊 近日,網上瘋傳“華聯門口的一乞討小女孩疑似被拐”的微博,事發地卻版本各異:從濟南到江蘇再到內蒙古,遍布全國各地。23日晚,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在其新浪官微上證實,此事事發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警方已介入此事。
23日,一則關于濟南華聯超市門口女孩被拐的圖片在微博上引發熱議。
照片一共6張,衣著較光鮮的小女孩“乖乖”地躺在一名成年男子身邊,男子面前的紙板上寫著其家庭凄慘經歷,并不時向周圍路人磕頭乞討。紙板上寫著兩人來自“沂蒙山區、小孩身患殘疾”等信息。
消息刊登后,引起眾多網友、以及影視界名人轉載。隨著網友的轉載,事發地點就開始出現不同版本:除了濟南,有的說事發青島,有的則說是河北,乃至內蒙古,其中轉發次數最多的微博稱,事發于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
在轉發中,記者看到不少網友直接將這條微博內容發送到公益組織“寶貝回家”網站上。據“寶貝回家”協會的工作人員稱,23日有近40個詢問此事電話。但由于沒有警方權威信息,“寶貝回家”官微未發布任何相關信息。
隨著大量被轉發,事件引起了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的注意,他在微博上轉發了該消息,并聯系河北廊坊警方調查。
23日20點,“寶貝回家”微博上稱,經與警方核實,事發地為河北省香河縣,已經和香河縣新華派出所聯系,并初步確定,孩子是由爺爺帶著乞討的。
該消息隨后也在陳士渠處得到證實。23日21時39分,他在其本人認證的新浪微博上對小女孩拐賣一事進行了辟謠:“經公安部打拐辦部署調查,網友在河北廊坊香河縣拍到這組乞討照片。經當地公安機關調查,初步了解小孩為山東人,二人為祖孫關系,已通知其親屬進行辨認,并安排技術人員前去采血確認是否系祖孫關系。請大家放心,圖中女孩在公安機關保護之下。”
除了在微博,在百度貼吧“香河吧”中,香河當地的眾多網民也在關注著此事。“寶貝回家”香河區志愿者商先生在“香河吧”發表聲明稱,證明老人與小孩確是血緣關系,屬于祖孫。二人的身份經證實后,當天晚上便離開派出所。
“寶貝回家”的工作人員表示,遇到類似微博,網友切勿盲目轉發。當事人應標注事發詳細信息,且不能只拍照而忘記施救。“市民應該先報警,讓警方核實嫌疑人的身份信息。而不是以訛傳訛。”
此外,該工作人員建議網友:以后遇到類似事件時,在不侵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盡量拍當事人的正面照。“這條微博中女孩的照片不清楚,對于鑒定是否被拐賣作用不大。”該工作人員稱,拍當事人的照片是為了與家屬親人提供的照片進行比對,網友可以將照片上傳到“寶貝回家”的論壇中。
雖然小女孩被拐一事已被澄清,但年紀輕輕便只能跟隨爺爺乞討,這一殘酷現實讓許多網友難以接受。山東舜啟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友震稱,如果二人屬于直系親屬關系,或“無其他經濟來源,只能以乞討為生”,那么小女孩也只能跟著爺爺繼續乞討。
“我國的救助系統無法為受助者提供長期有效的援助,所以政府有時是愛莫能助。”而另一方面,我國也缺乏《兒童福利法》,兒童的成長權利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只能想辦法讓社會慈善機構介入來幫助她了。”李友震說。
對未成年人乞討一事,濟南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表示,小孩跟著大人流浪乞討,如果有生活來源,救助部門不會對其進行救助管理。“乞討便是有人給他錢,有錢他便有生活來源。另外,若監護人同意,可以將未成年人送入兒童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