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濰坊1月15日訊(記者 范素娟 通訊員 張永強)據共青團壽光市委工作人員介紹,日前,壽光市古城街道頂蓋村村民石會新自制了一臺風力發電機,頓時成了鄉親眼中的大能人。用廢棄的電動車電瓶,閑置下來的電動車發電機,自制的不銹鋼鋼板,加上鋼管和線路,在石會新的簡單組合下,變成了一臺風力發電機,發一天電,家里的電視、冰箱等家電可用三四天,一個月能省下十幾度電錢。
“風來了,尾翼根據風向調整方向,風輪轉起來,帶動發電機發電。”與鋼管架構一墻之隔,一個簡易的車棚中裝著四塊蓄電池電瓶,通過線路與高空中的風力發電機相連。風輪轉動時,發電機發的直流電便會儲存在電瓶中,通過逆電電流,直流電便會轉變成220伏的交流電,供家電使用。
自制發電機成功后,石會新成了鄉親眼中的大能人。石會新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說,當電工和修電動車的經驗為他制作風力發電機提供了不少幫助。
2011年,憑著興趣,開電動車維修店的石會新開始鼓搗風力發電機,他找來廢棄的電動車發電機、電瓶,弄來丟棄的電動車擋板當風輪,豎上鋼管,他的第一臺風力發電機初步成型。可沒過幾天一場大風就把風輪給吹了下來,鋼管也給吹歪了。他又找來鐵板,制成風輪,結果因重量太大,風力很難吹起風輪來而失敗....。.困難接踵而來,石會新一個一個的克服,從不氣餒。
“風輪是不銹鋼的,重量輕且結實,周邊再用鋼絲固定,可抗十級風;鋼管除了底座固定,周邊再用拉線固定;鋼管底部連著焊一個鐵網,埋地底下,用避雷針把閃電引到地下....。.”用了近一些年的時間,石會新終于研制成功,不僅能發電,而且還抗風實用。一到刮風天,看著風輪呼呼地轉著發電,石會新像吃了蜜糖一樣甜。
石會新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總要講究精打細算,風力發電機的成本自然要考慮到。除了十幾米高的鋼管和周邊的拉線還錢較多外,其他材料基本用的是廢棄品,總成本不到2000元。他估算了一下,如果一個月因風力發電省下15度電,一度電按0.7元計算,不到兩年便能省出成本錢。
“我們這風力有點小,應該多考慮用光能,比如光伏板等,國家還有補貼。”對于自然資源的利用,石會新還有自己的想法,他想進一步實驗,繼續制作適合農家人用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