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永報道 魯能輸球了,這當然不是世界末日,因為恒大也輸球了,這意味著恒大將無法打破魯能提前六輪奪冠的紀錄;同時國安也輸球了,這表明魯能的第二位置仍舊穩穩當當。甚至,魯能目前的戰績僅比恒大去年同期戰績少1分(一輪之前是持平)。
只是,一場失利之后,安蒂奇的處境卻有些尷尬,賽后,安蒂奇開始遭受一些質疑的聲音,這種聲音從俱樂部到媒體,再到球迷。顯然,安蒂奇無法理解這種現象的存在,不過,解析這種現象,或許可以幫助安蒂奇,幫助魯能梳理好方向。
這種現象的存在,其實就六個字:昨天,今天,明天。對“昨天”滕卡特的懷念,與“今天”恒大的對比,以及對“明天”亞冠的憂慮,讓球迷乃至俱樂部坐臥不安,這其實也是壓在安蒂奇頭上的“三座大山”。
很多教練在上任的時候都面臨著前任教練的壓力,便如魯能,伊萬盡管幫助魯能獲得了聯賽冠軍,但他下課的表面理由卻是“沒有訓練”和“沒有套路”,而訓練和套路,恰恰是圖拔教練的兩個優勢,伊萬最終沒有邁過圖拔這座大山。
對于安蒂奇而言,滕卡特同樣成為一個障礙。和圖拔相比,滕卡特并沒有在魯能取得成功,但他卻是所有魯能主帥離任后獲得球迷懷念最多的教練,這并不是源于滕卡特的青春風暴,而是源于滕卡特對魯能技戰術的改造:他讓魯能徹底告別了散漫和沉悶,整個比賽的節奏和速度都極快。
滕卡特和安蒂奇,顯然是類型截然不同的教練:從用人來講,滕卡特對隊員極為苛刻,哪怕絕對主力,如果不能適應球隊的戰術,那么他也會下放預備隊;安蒂奇則并不是如此,他更善于維護更衣室的團結,在上任之后,他甚至從來未曾批評過隊員,一位俱樂部人士就告訴記者:“很多人都批評安蒂奇在輸球之后找理由,而且不斷強調控制比賽,但在另一個角度上,安蒂奇也是在給隊員找理由!
在戰術層面上,滕卡特極為強調向前和速度,崇尚個人能力,為此他選用了很多能跑能帶的球員,如劉彬彬、吳興涵等。但安蒂奇卻注重控球,注重邊路。在魯能內部,他們也在對比兩位教練,有魯能人士就表示“滕卡特是一個很激進的教練,而安蒂奇是一個很古典的教練!
從成績上來看,安蒂奇遠遠要強于滕卡特,目前的魯能和去年同期的恒大戰績相似,而去年的魯能,此時已經進入了保級區。然而,這并不能讓所有的魯能球迷愛上安蒂奇,甚至,從一開始,球迷就沒有全部愛上安蒂奇,很多球迷都認為魯能的戰術缺乏速度、節奏和激情。
現代足球的發展,對比賽中的攻防轉換、進攻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歐洲聯賽,比賽更快,更有激情,傳接也更為流暢。在亞洲,日本足球凌厲的直塞球也讓球迷崇拜不已,甚至在中超聯賽,至少有一多半的球隊比魯能打得更有觀賞性,更快。也正因為這些原因,讓球迷們更容易接受滕卡特,而不容易接受安蒂奇。
甚至,有球迷這樣評價滕卡特和安蒂奇:“去年的滕卡特是幫魯能剜肉療瘡,現在的安蒂奇是在飲鴆止渴!边@種觀點無疑有些過激,但球迷期待速度和激情的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一個數據或許可以說明球迷的不滿:2012中超,魯能總跑動距離和平均跑動距離位居中超第7,全隊場均跑動距離108677米。而在最近4輪,魯能在對陣泰達[微博]、申花、遼寧和綠城的比賽中跑動距離分別是96060、98816、96490、101904米,場均跑動距離為98317米,這一數據和去年相比平均每場少跑了10360米,平均每人每場比賽少跑將近1000米。需要說明的是,中超本賽季跑動距離少于上賽季,同樣,跑動距離不能完全反映戰績,比如2012賽季,最能跑的建業就降級了。但球迷顯然還是喜歡跑動更多的球隊——如果控球率高,傳球次數多,向前傳球多,有威脅傳球多,跑動距離也多,這樣的球隊,恐怕是無法戰勝的。
如果再往前幾年,安蒂奇一定會成為魯能的超級英雄,但遺憾的是,現在有恒大,還有里皮。
2013賽季的恒大,和2012賽季的恒大完全變了一個模樣:同樣到第23輪,恒大今年比去年多拿了13分。恒大的輝煌反襯了魯能的不足。在本賽季,魯能球迷對本隊的球員極為苛刻,一度引發了很大的爭論,這顯然就源于一種心理落差,因為他們覺得魯能的表現遠遠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他們所期望看到的是魯能創造恒大的輝煌,至少要在技戰術方面跟上恒大的節奏。
就在和申鑫的比賽前,因為攻擊本隊球員、客隊換人時喊京罵,以及亂扔雜物等原因,從魯能俱樂部、到球迷組織,到各個球迷都呼吁文明理智看球。在和申鑫比賽一開始的時候,大家也的確在努力這樣去做:念客隊出場名單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句罵聲,球隊登場的時候,所有球迷都為魯能加油,包括之前受到爭議的呂征[微博]。然而,當申鑫領先之后,罵聲又粉墨登場,無數礦泉水瓶又砸進了體育場。
這是一種發泄,發泄的背后是對球隊現狀的極度不滿,而不單純是因為輸球:同樣是輸球,在客場輸給上海申花[微博]之后,球迷對球隊就是極為包容的,因為在那場比賽中,魯能的進攻是凌厲的,魯能隊員的無球跑動是積極的。
回到和恒大的對比中,球員層面上的差距魯能正在努力彌補,但技戰術層面上,魯能球迷似乎更欣賞恒大。在攻防轉換和進攻速度上,恒大在亞冠中的表現遠勝于魯能,他們打得速度更快,變化更多。在國內聯賽中,恒大的情況和魯能類似,那就是他們要不斷面對密集防守的球隊,但恒大的傳接更有效率,更流暢快捷,更靠近禁區,魯能的傳接則更四平八穩,更多地集中在中場,更多地靠近邊路。
觀看兩支球隊的比賽,從無球跑動上也可以看到差距,在魯能,球員存在很多原地等球的情況,但恒大的無球跑動就很好。此外,有媒體也通過截圖抨擊魯能:在申鑫反擊的時候,魯能的前場球員并不是跑回去,而是走回去,在恒大,很少有球員敢這么干。
值得關注的是,在安蒂奇剛剛抵達魯能的時候,他在訓練和比賽中對球員無球跑動的要求極高,因為有球員不穿插而站在原地等球,結果被安蒂奇一頓大罵,但現在,安蒂奇似乎并沒有嚴格要求球員。
同樣,兩支球隊都擁有至少20名可以成為主力的球員,但里皮在陣容的調配上更得心應手一些,安蒂奇則更加保守,他似乎遵循了一個理論:贏球不換首發隊員,這也引發了外界的詬病。實際上,對于球員的使用,任何教練都有自己的思路,但考慮到明年的亞冠,安蒂奇的確有必要在陣容輪換上進行提前的準備:一套首發陣容,是絕對無法應對亞冠和中超雙線作戰需要的。
無論是懷念滕卡特,還是對比恒大,終極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應對明年亞冠的需要。
首先,魯能幾乎鎖定了亞冠的名額:在聯賽還剩下7輪的情況下,魯能領先9分的優勢基本可以確保獲得亞冠正選賽資格;其次,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魯能明年都有必要在亞冠上打出好成績——這并不是要求魯能必須像今年的恒大一樣去爭取奪冠,而是要達到兩個要求:首先,確保小組出線,其次,確保球隊在技戰術風貌上有所展現,當然,絕對不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慘敗。
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對亞冠心存憂慮。
同樣以跑動距離這一數據為例,2013亞冠,數據顯示小組賽東亞區場均跑動距離為111747米,中超BIG4的場均跑動距離為110842米,這一數據,比最近四輪魯能的場均跑動距離高出13430和12525米,這意味著,魯能每個隊員每場需要多跑1220和1139米才可以達到亞冠標準。一般來說,聯賽下半程體能會下降,但考慮亞冠時是一周雙賽,這一影響可以互相抵消。
顯然,展望亞冠,魯能球迷的憂慮是非常正常的,亞冠聯賽的攻防轉換節奏、進攻的速度遠高于魯能在聯賽中的表現,即便考慮到魯能的對手大多密集防守,從無球跑動的直觀印象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差距。如果不能在進攻體系上有所突破,如果不能在投入程度上有所突破,如果不能在進攻速度和無球跑動上有所突破,魯能的亞冠之旅可能會非常艱難。
魯能俱樂部內部同樣對此心存憂慮,“魯能現在的情況,顯然不適合亞冠。”這句話,并不只是從魯能俱樂部一位人士的口中說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次間歇期中,魯能俱樂部都準備尋找韓國高水平的球隊進行熱身,以更好地適應國際比賽和備戰亞冠聯賽,但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這些計劃都沒有能夠實施。
魯能也希望安蒂奇變得更嚴厲一些:“安蒂奇應該對球員更嚴格一些,強化球隊的競爭氣氛,這樣才可以給球員更大的壓力,而不會讓他們產生惰性。”
當然,情況并沒有想象中糟糕,畢竟,魯能的隊員現在逐漸找到了信心,球隊也逐漸進入了贏球的習慣軌道中。但無論是俱樂部還是安蒂奇,都有必要仔細梳理魯能目前面臨的問題,如此才可以未雨綢繆,在下個賽季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