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亞冠小組賽第二輪已經結束,魯能以一勝一平、打入4球的表現暫居小組第一。這樣的成績對于尚在重建期的球隊而言已屬不易,但把其他三支中超球隊放在一起與東亞區球隊比較,中超球隊兩輪2勝4平2負的成績并不強勢。在日本球隊亞冠表現中庸的情況下,本賽季韓國球隊繼續延續著洲際比賽的強勢。尤其是韓國本土球員打入14個進球,與中超本土球員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18日,魯能即將客戰浦項制鐵,這支第二次以“全韓班”出戰亞冠的球隊不可小覷。
韓國足球近期強勢
亞冠小組賽兩輪戰罷,中超球隊共計2勝4平2負,韓國足球經典聯賽(K聯賽)共計5勝3平,至今保持不敗。而在進球方面,中超亞冠球隊魯能、國安和恒大共有11個進球,其中本土球員進2球,外援進9球,本土球員進球比例為18.1%;K聯賽球隊浦項、首爾、全北和蔚山則收獲16個進球,其中本土球員14球,外援2球,本土球員進球比例高達87.5%。由此可以看出,K聯賽球隊在亞冠賽場不僅延續著強勢,而且球隊的進攻以本土球員為主導。
雖然恒大球員稱聯賽剛開始,10場比賽之后定能恢復狀態,但是K聯賽也是在3月8日開啟,而且揭幕戰對陣雙方正是去年的雙冠王浦項制鐵和聯賽亞軍蔚山現代。
國家隊層面,國足于3月5日與伊拉克在阿聯酋沙迦進行了亞預賽最后一場,而且還以1:3輸了。韓國國家隊也在同日進行了一場熱身賽,地點是比西亞還遠的希臘,孫興民上下半場一傳一射,韓國以2:0擊敗希臘。所以,體能和奔波不是借口,狀態進入慢也怨不得別人。事實證明,韓國球員和球隊在相同條件下,出色地完成了前兩輪亞冠,至今K聯賽球隊在亞冠東亞區4個小組中占據了3個小組的第一。
浦項全韓班出戰亞冠
16日,魯能即將飛赴韓國,備戰18日與浦項制鐵的亞冠小組賽第三輪。這輪過后,E組的出線形勢或許將會趨于明朗。
浦項制鐵是1983年韓國K聯賽成立時的創始俱樂部之一,是K聯賽傳統強隊之一(當時名為POSCO),浦項制鐵在1997年定名之后就橫掃亞洲足壇,經過數年變遷,2013年深受財政危機的浦項制鐵以全韓班姿態奪得韓國K聯賽冠軍以及足總杯冠軍。
2014年亞冠聯賽,浦項制鐵繼續不使用外援,以培養年輕球員為主要目標,這也是浦項制鐵的長遠規劃。這支球隊已經形成了李明周、高武烈等90后年輕球員為核心的主力陣容,而老將黃智秀、金泰洙亦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亞冠小組賽兩輪過后,浦項制鐵以一勝一平暫居小組第二名,較魯能少一個凈勝球。目前,浦項制鐵打入3個進球,分別是裴千石、金泰洙和金勝大。全部以本土球員出戰亞冠,正是魯能追求的目標之一。浦項近兩年的強勢,也引發了中超俱樂部關于青訓的思考,但也應該承認,球隊本土化的追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魯能力爭三至五年內全華班出戰
在甲A的前4個賽季,泰山隊也曾經是堅持使用本土球員的球隊,而且是聯賽中最后一支引入外援的球隊(當時的八一隊除外)。當年,不用說外援,泰山隊內連外省籍球員都很少。泰山隊進入魯能時代后,魯能足校的蓬勃發展和全國選材,以及一線隊近年來對內援的引進,進一步減少了山東籍的球員人數。根據統計,魯能一線隊目前有33人,其中山東籍球員僅7人,本土化率為21%。
加快國內球員流動,為魯能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也加強了一線隊球員的競爭。但回顧歷史,使用全華班征戰聯賽和亞冠,既是泰山隊的一項傳統,更是未來魯能謀求稱霸亞洲的根基,其最終目標,就是為了推動中國足球實力的整體進步。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本土化,就不再是狹隘的地區觀念,而是出自為國培養本土青訓精英的思路。
庫卡到任初期,魯能俱樂部官方曾表示,一線隊和魯能足校的“巴西化”,就是為了打通足校和一線隊的銜接和人才輸送渠道。魯能的中期目標是力爭3至5年內用“全華班”參加亞冠。如果到那時,魯能跟浦項制鐵一樣,打出漂亮的成績,那么,中國足球的實力將會上一個巨大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