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派記者 李康寧
4月14日發自曼谷
非常之巧,泰山隊此行正趕上泰國的潑水節。在這里,潑水節被視為泰國的新年,一路上少不得見到遍身濕漉漉的人們興奮得大呼小叫。
14日,算是泰國的“大年初二”。大部分泰國人都放了假,路上的車輛也不算多。但這給泰山隊的備戰帶來了一些麻煩。畢竟一行三十人,吃住行都是問題。好在泰山隊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跟去日韓打比賽不一樣,泰山隊在東南亞的戰績,可謂“傷痕”累累。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對當地的濕熱氣候不適應。14日下午,室外氣溫達到了34攝氏度。據當地人說,這個氣溫已經是老天恩賜了,往年這個季節,最高氣溫都在40攝氏度左右。
為了幫助泰山隊對抗高溫,俱樂部在后勤保障上做足了功課。先行到達曼谷的常務副總經理董健,14日早上便啟程趕往武里南。與他一起的,還有三位廚師。一行人在路上采購了不少食材,除了水果之外,還有肉類等。食材上保證新鮮放心,口味上保證熟悉可口。另外,驅蚊水、防暑藥也是必不可少的,各種物資整整塞滿了一輛中巴車。
的確,亞冠的水平雖然遠遠比不上歐冠,但備戰難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亞洲地域廣袤,氣候多變,文化差異也非常大。以往泰山隊在西亞南亞打比賽,沒少吃這方面的虧。如今,隨著泰山隊投入和外援水平的提升,保障水平也相應提升了。
如今萬事俱備,只看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