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施雯 文/攝
沒有花籃、沒有鞭炮,孫石林老人的鄉村公益圖書館在元旦默默開張了。2013年,孫石林70歲,創辦一家免費的圖書館是他給自己70大壽的禮物。
這間150平方米的圖書館,開在杭州余杭區余杭街道碧景路上,取名竹影書屋,店內藏書4000多冊,全部免費供人閱讀。孫石林原是余杭太炎中學的物理教師,退休后搞了幾年發明,申請了兩項國家專利后,終于在去年暫時休息下來。可是,閑不住的他又萌生開免費圖書館的念頭,沒想到,他跟家人溝通后竟得到一致支持,老人遂開心地將此心愿付諸行動。
“這間店面,是我去年花5萬元/年的租金租下的,在老余杭算是一流地段了。店里的裝修,我先后花去了30多萬元,這錢大部分是兒子、女兒贊助的。”孫石林說,“我自己把收藏的100多本書搬來店里,又花了近5萬元在網上新購了4000多冊圖書,放在店里免費供人閱讀。”
圖書館是會員制的,要辦圖書IC卡才能入內閱讀,現在有30多個會員。辦卡是不收錢的,只要寫下名字、手機、個人愛好就能領卡,可以說是來者不拒,貴賤不分吧。
孫石林說,他開圖書館,希望更多喜歡看書的朋友常來。每次刷卡閱讀電腦都有記錄,根據每個會員閱讀的時間,就能判斷誰更喜歡讀書。閱讀時間可以換積分,達標的會員就能再領一張借讀卡,把自己喜歡的書帶回家閱讀。
在圖書館門口的書架上,陳列著不少時下的熱銷書,比如莫言、于丹的作品。館內的藏書大致分為經濟管理、人文藝術、歷史哲學三大類,大多也是近年出版的新書。
“除了附近中學的幾個學生,就是大學放假回家的學生常光顧這里了。”當了這么多年教師,孫石林有個觀點,課堂外的閱讀遠比課堂上的重要,它真正會使一個人成長。
“在30多個會員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泰鄉的一個小伙子。”孫石林說,小伙30歲,只有初中文化,在附近一家飯店打工當服務員,他常到店里看經管類圖書,“我發現他愛看書,就跟他聊起天,發現小伙子想創業開家政公司,但因為文化低不懂經營,才來這里看書學習。”
這個鄉村圖書館,一年的運營成本大概需要10萬元,但孫石林打算一直這樣免費地經營下去。他說,免費,就是他對社會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