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作為島上為數不多的高中畢業生之一,楊田興選擇了到村小代課。20年來,當地的漁民每戶純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楊田興每年的收入不足萬元,但在村小繼續代課的念頭,他從不曾動搖。現如今,村小變成了一個教學點,楊田興一諾千金,只要島上還有一個孩子,他就要認真地教下去。
小島新變化
教學環境將得到改善
就如何改善下山島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的配備問題,11日上午,鄱陽縣教體局局長英國強,代課老師楊田興以及本報記者等人展開了討論。
從鄉鎮黨委書記到縣民政局局長再到縣教體局局長,英國強已步入不惑之年,看重的再也不是“位置”,而是怎樣才能把這個超過150萬人口大縣的教育辦好。之前,他知道鄱陽湖中間有個長山島,島上有所村小,條件特別艱苦。但他不清楚長山島還有一個叫下山島的群島,群島上有個教學環境非常惡劣的下山教學點。現在,得知這些情況后,英國強陷入了沉思。前半陣,他專注于聽,后半陣,他開始說話,有決定,也有苦衷。
英國強說,縣教體局能夠做的,就是更換下山教學點那些破舊的課桌椅,每學期開學時,教材、粉筆、三角尺等教學必需品一次性從中心學校運送到下山教學點,以免楊田興老師為領取這些材料來回折騰,個人破費。作為縣教體局局長,他個人能夠決定的,就是撥付1萬元資金,用于改善教學點的環境。
無論是縣教體局還是英國強這個局長,對解決代課老師楊田興的“身份”問題,都力不從心。原因有兩點,縣里每年組織招聘教師,對老師的年齡、學歷都有要求。第二,省里為補充偏遠地區的教育力量,每年也要招聘特崗老師,招聘政策、人數都是由上級部門決定。對于沒有文憑、年紀偏大的楊田興而言,要通過考試獲取一個“在編”老師的身份,難于上青天。
“要解決楊田興老師的問題,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英國強說出了他個人想法,“楊田興是個典型,對典型有時候應該特事特辦,我把這件事向鄱陽縣委、縣政府匯報,征求縣里的意見。”
我們期待著“縣里的意見”早日明確。
招募志愿者
孩子們期盼支教老師
楊田興這兩天特別興奮,似乎看到了希望,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只要教學環境能夠有所改善,孩子們就會更開心,對于能否解決他的身份問題,楊田興說,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會一如既往地教下去。
現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代課教師楊田興都是一個人在奮斗,他教的不是一個年級,而是三個班級的37名學生。在2011年9月這里沒有改成教學點之前,他堅守的是一所學校。
如果你熱衷于教育、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又能抽出一定的時間;如果你即將大學畢業又熱衷于教育事業;如果你的內心被煩惱困擾、想找個漁舟唱晚、煙波浩渺的世外桃源去和孩子們相守一段時日,請選擇到下山小學去支教,時間長短你定,教的課程你定,是否在漁民家或在學校食宿,這些全都由你定。
我們也期待江西境內的高校能夠免費給楊田興老師提供進修的機會,你幫了楊老師,等于幫了島上的孩子們。
支教的愛心志愿者、能夠給楊老師提供免費進修的高校,請和本報記者聯系(金其會:13687915000)。
文/圖 記者金其會
(大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