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符河周王莊大橋以南兩三公里河道的污染讓人觸目驚心!”連日來,多位周邊居民向本報反映,山東省腫瘤醫院排污是造成河道及周邊污染的原因之一。對此,該醫院解釋,排入河道的宿舍區生活污水未經處理,醫療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出,“因為無法并入市政管網導致污水只能外排”。
市民質疑
醫院直排污水是否存隱患
家住該醫院附近的王剛(化名)告訴記者,其住所離玉符河僅有10多米遠。多年前,玉符河水質很好,村民經常下河游泳、捉魚。大約1年之前開始,周王莊大橋往南約兩三公里的河道內,水質呈現灰白色,并散發出臭味,其他季節還可以忍受,但在夏季,河岸居民不堪其擾。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正在著力打造小清河“黃金水道”,根據小清河補水工程規劃,從臥虎山水庫放水,經玉符河注入小清河,是小清河干流固定水源補給的首選方案。但是,沿岸的幾個村莊都將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更讓王剛和周邊居民擔心的是,山東省腫瘤醫院的廢水也直排玉符河,“醫院排出的水,會不會含有病菌什么的?”王剛稱,他們村吃的是地下水,水井距離玉符河污染最重的這段河道不過幾十米,“長期這樣,會不會影響下一代?”
現場探訪
骯臟河道出現多個排污口
4月11日,記者到河頭王等村莊探訪,不少村民對玉符河水近年來的變化頗有微詞,并不約而同地對山東省腫瘤醫院向河道內排污產生擔憂。記者從周王莊大橋開始沿河岸向南探訪,起初河水顏色比較正常,至河頭王村一座小橋附近時,可以聞到臭味,河水表面開始出現淡淡的乳白色。在山東省腫瘤醫院院墻外,兩處排污口都用白色石頭砌成,北端的排污口水流量較小,南端的則出水流量較大。同時,附近村莊也有污水排入該河道。記者用瓶子盛水觀察發現,污水中懸浮著很多深色顆粒,并散發出異味。
院方說法
醫療廢水排出前已處理達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山東省腫瘤醫院建立于1957年,當時建院時就已經有兩個天然的排水口,一個用來排生活污水,另一個則用來排醫療廢水,污水均排入玉符河。由于當時這段河道水量較大,排出來的污水很快會隨著水流流走。
該院分管后勤的負責人蔣先生表示,現在由于濟南上游地區的河水被截流,位于該院附近的河水就變成了一灘死水。“因為我們所在的地區不屬于市區,所以一些市政設施不是很健全,污水無法進入城市管網內,只能自己解決。醫療廢水在排出前已經處理過了,是達標的。”
據蔣先生介紹,目前該污水處理站的日處理量為1200立方米,2013年內新建一個日處理污水3000立方米的處理站,屆時,包括生活污水在內的所有污水均達標排放。“因2012年5月份醫院有個技改的項目,這段時間內有異常情況,已經向環保部門上報正式的文件,現在已經驗收完了,全部達標。”蔣先生表示,該河段污染還有其他原因,在醫院附近有個工廠,不確定該工廠是否也會將污水排放到此河段;另外,附近村民屠宰牲口、禽類產生的污水、廢水也會流到該河段,也有可能造成污染。記者 胡磊 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