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4月15日訊(記者 馬正拓) 去年剛剛對路面進行修補過的膠州灣高速,將于近期再次啟動大修。據山東高速青島公路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大修是建成18年來的首次大修,整修范圍從雙埠收費站到黃島收費站,涉及里程約44公里,包括路基、護欄等附屬設施。由于該路段車流量較大,因此在施工期間采取半幅封閉措施,保留雙向兩車道供車輛通行。
采取半幅封閉施工
近日,膠州灣高速交警大隊與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聯合發出通告稱,因高速公路路面養護工程,自2013年4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G22青蘭高速公路(原膠州灣高速公路)上、下行線K16+000至K60+000段,半幅封閉施工,提醒途經上述路段的機動車輛,按照施工現場設置的引導標志指示減速慢行。這則通告很快就引起了部分市民的關注。有的市民認為,膠州灣高速部分路段路面殘破,確實應該及時養護。不過也有市民質疑,去年膠州灣高速剛剛進行過一次大規模養護,相隔不到一年就再次養護。甚至還有市民猜測,頻繁對膠州灣進行養護,勢必會影響車輛通行,這樣一些車流量就不得不改走膠州灣大橋。
14日上午,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荊玉才表示,此次膠州灣高速路面養護不同于往年,是膠州灣大修項目的一部分。該公司計劃從今年開始,共用三年時間,徹底翻修膠州灣高速雙埠收費站至新建成的黃島收費站之間,涉及里程約44公里長。“膠州灣高速自1995年年底建成通車以來,一直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整修。”荊玉才介紹,一方面是因為膠州灣高速的車流量較大,大規模整修會影響過往車輛通行;另一方面對該路段整體大修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因此,自該公司對膠州灣高速管理養護以來,僅僅是針對部分損壞的路面進行局部維修。去年的養護同樣屬于正常養護,只不過是歷年來投入規模最大的一次。
去年打補丁今年拆里子
在山東高速青島公路有限公司養護處副處長李傳夫看來,如果說去年的養護是在膠州灣高速的路面上打“補丁”,那么此次大修就是要翻新該路段的“里子”,沿線的路基、橋涵、包括兩側隔離帶、部分出入口的收費站等,都將一并進行翻建。據他介紹,膠州灣高速在最初設計時,并非按照高速公路的標準,因此路基的強度等比較弱。但在后期使用上,膠州灣高速一直擔負著高速公路的功能,最初設計的日通行能力為1.5萬輛車,而膠州灣大橋和膠州灣隧道建成通車之前,膠州灣高速最高日通行量達到 4萬輛。多方面因素疊加,加速了這段高速路況的惡化。
“整個大修項目預計將持續3年時間,今年主要是做好前期籌備工作,爭取下半年正式開工建設。”李傳夫介紹,在正式開工之前,首先要選取其中一段路作為試驗段,邊施工邊進行方案設計、規劃交通調流措施等,然后再經過一系列的招投標程序,才能正式開工。不過,即使在試驗段施工期間,也將會采取半幅封閉施工,屆時只留下半幅道路通車,提醒過往車輛注意減速。
施工難點
八成路基嚴重損壞,大修不亞于新建
“從目前來看,膠州灣高速大修項目存在很多難點,都需要在設計和施工階段一一克服。”李傳夫介紹,從前期普查的情況看,膠州灣高速全線約80%的路基已經嚴重損壞,例如王臺鎮段至膠州市段,由于過往的重型貨車較多,路基路面的損毀程度尤為嚴重。在此次大修過程中,不僅要對原有路基進行拆除,還要按照目前高速公路的路基標準進行重建,施工難度不亞于新修筑的高速公路。同時,此次大修范圍沿線的地質結構較為復雜,河道眾多,部分路段的路基建在了填海的土石上,也有的路段是在灘涂中經過。這些路段的施工難度相對較大。
此外,此次大修范圍內還有大大小小的橋梁及涵洞百余座。李傳夫介紹,經過前期逐座排查檢測,大部分橋涵的主體結構還能夠滿足使用條件,部分橋梁的橋板等結構需要翻建。不過按照大修計劃,此次翻修仍然在原道路上進行,不涉及道路的拓寬等問題。在提高路基和路面等級的基礎上,還將對隔離護欄等附屬設施一并進行維修。此外,沿線的紅島、膠州等幾處收費站將拓寬改造,增加通道并改造機電設施等。雙埠收費站及位于黃島區管家洼社區的新收費站,由于近年剛剛進行翻建,并不在此次大修之列。
另據介紹,在此次大修過程中并不會產生太多建筑垃圾。為了使原有的鋼筋、混凝土等得到充分利用,此次大修中將對廢棄物進行充分利用。“盡管大修的工期是從 4月15日開始,但目前還在確定試驗段的位置,初定了兩處路段共計3公里長,預計月底開始進場施工。”李傳夫介紹,屆時必然會對過往車輛的通行造成影響,希望車主能夠諒解。記者 馬正拓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