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城里乖乖女帆帆戴著“三條杠”監督同學做操時,農村男孩鵬飛可能正被同學戲謔“垃圾堆的孩子”。5月12日母親節當天,城里乖乖女帆帆、外來務工者子女鵬飛參與本報“媽媽,讓我做一天的你”活動,與各自的媽媽互換角色。雖然是不同的家境、不同的學習經歷,但兩個孩子去切身理解媽媽時,都有著同樣的感動……
乖乖女帆帆:我想幫媽媽上一天班
5月12日早上6點剛過,帆帆被媽媽叫醒,跟著媽媽來到早市上買菜。剛能跳著腳夠到灶臺的年齡,她就跟著媽媽學會了做“西紅柿炒雞蛋”。現在,她已經能夠駕馭不少簡單的炒菜了。
10歲半的帆帆在寧夏路小學讀書,她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父母面前的乖乖女。從在雙語幼兒園讀書開始,帆帆就養成了自信、開朗的性格,等到四年級的時候,她已經是全校36個大隊委之一。
開朗自信的帆帆在父母呵護下一路順風順水,“聽的表揚太多,有時我們的批評她就聽不進去,數落幾句,她就不開心。”帆帆媽媽說。
“如果你來當一天媽媽,互換角色,你會干嗎?”
帆帆調皮地說:“當媽媽可辛苦了呢,一下班就要努力地吃飯,還要催著我去練琴……”媽媽在一旁被她逗得大笑:“我下班晚一些,一般回來她爸爸就做好飯了,她這是笑話我呢。”
“認真想一下,你最希望替媽媽干什么?”
帆帆收斂了笑容,眼睛眨了幾下,鼻子一酸,幾顆淚珠掉了下來,她帶著哭腔動容地說:“我要幫媽媽上一天班!因為媽媽每天下班都喊累死了。”在一旁的媽媽聽了,頗感驚訝:“我每天下班回家,第一句話就是累死了,沒想到這些話被孩子記在心里。”除了幫媽媽上班,帆帆還有一個想法:每晚催著她去練鋼琴。帆帆每次練琴都很磨蹭,為了讓她改掉這點,媽媽曾經提出讓她教自己練琴,帆帆教了兩節課后,媽媽退卻了,“對我來說真有些難。”
“如果我當媽媽,我也要每天晚上催著媽媽去練琴,也讓她看看一個嘮叨的媽媽是啥樣。”帆帆笑著說。
農村娃鵬飛:我知道媽媽的苦和累
9歲半的鵬飛來自日照莒縣農村,曾經他是個“小候鳥”。在湖島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他去年從老家來到了湖島路小學上學,過了這個暑假,他將升入4年級。他的爸爸媽媽在青島收廢品。去年拆遷開始,爸爸媽媽租住的房子住不下去了,他們搬到嶗山區張村河小學附近。離家遠了,鵬飛每天早上折騰近兩個小時才能到學校。
5月11日,記者來到遠離市區的張村河小學附近,在一片破舊的村落里輾轉找到了鵬飛的家。僅有八九平米的臥室擺放著兩張床,床的一頭擺放著灶具。雖然房子小,但鵬飛覺得“比在老家幸福多了,因為爸媽在身邊。”
“在學校里,有一次同學看到一張我在垃圾堆里幫媽媽干活的照片,他們就罵我垃圾堆里長大的孩子,還罵我白癡。”鵬飛本來是坐在床邊說,說著說著,他躺下,悄悄背過臉去抹淚,而聽了這句話,媽媽本來忍著的淚水也控制不住了。
雖然同學們的恥笑讓鵬飛有些難受,但他還是每天往返近四個小時去上學。“我真想替他去上學,看他路上折騰真辛苦。”鵬飛媽媽心疼地說。最辛苦的時候是冬天,每天5點天還黑著就起床,走村里沒有路燈的土路出去坐公交。等到了學校,天還沒亮。
大半年的曲折上學路,鵬飛從92斤瘦到了88斤。
當城里乖乖女帆帆寫完作業、看過電視,開始準備練鋼琴時,農村男孩鵬飛可能剛從近兩個小時的放學路上回到家。談到跟媽媽互換,鵬飛說:“我知道媽媽的苦和累,我知道媽媽最想讓我好好學習……”
文/圖 記者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