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在濟南的西部,它流經長清,匯入黃河。60歲的劉傳志老家就在河流旁一個不起眼的村莊——— 歸德鎮北河村,他的許多記憶都與這條河有關。河水清澈自不用說,村民在河邊漂洗衣衫、孩童時在河邊嬉戲的場景,已經成為他腦海里一張定格的照片。但讓他心痛的是,這些年來,一些“沙耗子”瘋狂盜挖河里的沙子,使得周邊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河邊老人
沙河已不是記憶中的樣子了
“這些年,一些人暗中在這里挖坑采沙,對村里農田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劉傳志說,“沙耗子”已把河道挖得滿目瘡痍,大片農田陷入河中,村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家園被吞噬。
以前每想起這條河流,劉傳志腦海里閃現的就是他和伙伴戲水玩耍、捕魚捉蝦,還有田里忙碌的父老鄉親。它承載了劉傳志的兒童和少年時光。這條大河的水,澆灌著沿岸村莊的農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安無事,生活平靜得像河水一樣緩緩流淌。四季分明的河岸,他走過許多年。
而現在,故鄉的河再也不是那條河,劉傳志已不敢再回故鄉。被挖得面目全非的河道,成為曾生活在此的人們心中永遠的傷痕。
附近村民
盜挖河沙者干的年數已不短了
連日來,記者在歸德鎮對挖沙一事進行了調查。
9日上午10點,記者驅車從城區沿104省道南行。在歸德鎮路段,不時看到有掛外地牌照裝滿沙子的大貨車駛來,經粗略統計,僅北河村一段就有七八家沙場,很多沙堆大小不一地堆在省道104線路旁,這些沙堆沒人看管。在一個高約5米的河沙堆上,豎著一個寫有“賣沙”二字的牌子。賣沙的人30多歲,他說,這里的河沙分為兩種價格,分別是一立方米25元和60元,前者只能用來建板房或者鋪路。
北河村村中知情人告訴記者,盜挖河沙者在村里干的年數不短了,使村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有的人為了牟取高額利潤,甚至從地里挖出土沙來,篩掉里面的土,高價賣出。“這樣的沙子在農村蓋豬圈都不敢用,因為這些沙子不抗壓,跟水泥不接觸。”村民擔心牟取暴利的人將沙子運到市區充當好沙用,蓋高層樓房。“挖河沙在村里已經不是秘密,我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因為拉沙的大車碾軋,村鎮道路坑洼不平,老人小孩都不敢在路邊玩耍。”一位老人說。
記者探訪
河床變峽谷 被挖出10米深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沿著沙河上游追根溯源,一路可見多家洗沙場和沙堆,不少沙土還堆積在岸邊的莊稼地里,沙土堆里摻雜著大小不均的石塊。
記者翻過沙土堆,50多米寬、數千米長的河床映入眼簾。在河床的底部,有不少抽干水的大坑,它們深達四五米。有的坑底堆放著抽水時用過的船,有的坑底堆放著抽水的水管和過濾設備,水管另一端延伸到岸邊的麥田里。
在河床里面有一條被大型車輛軋得很結實的土路,記者沿著土路往前走,越往前土路就越深,兩側的土墻也越高,最深處可達10余米,猶如狹長的峽谷,連續長達四五百米。兩側土墻上留有挖掘機此前掘土留下的明顯切痕,通過挖出的近10米河床切面,整個河床的土壤構造一目了然,從最頂端,越往下,土壤顆粒越大,其間有一部分夾雜著黑色的黏土以及石塊。
河沙去向
沙子售往市區工地
沿著北河村一直向西,走到路盡頭拐入一條鄉間土路。因為下過雨,路面泥濘,被大車軋得坑洼不平。拐過彎道看到了河岸的沙場和挖沙車,河岸邊堆著數堆高約10米的大沙堆,現場一片忙碌景象,數十輛鏟車、挖沙車、裝載車轟隆作響,可見沙場生意很不錯。
一處沙場前,挖掘機將不遠處挖來的沙土送到堆起的沙堆上,在這個地勢較高的土山上,土已經被掏出大半,土坑旁邊就是一片小樹林,挖到樹林邊時,工人沒有絲毫猶豫,開著挖掘機將長勢不錯的小樹連根挖起。看到記者觀望,一名工人警惕地從挖掘機上下來,記者表示想買沙。“沙場挖了這些土,從土里篩出沙子,蓋板房用、壘框架結構墻沒問題,打頂子、蓋大樓都不行。”他指著機器篩好的沙子說,這些有300立方米,干了兩晚上弄出來的。他透露,附近5家沙場都是這樣的沙。
在另一家洗沙場,幾個工人在攪拌機前聊天,記者以買沙為由和他們攀談起來。一位姓邢的負責人介紹,篩選的黃沙,不論質量好壞,一律一個價格,“一立方米60元,可以送沙上門沒有發票,現金付款。你放心,我們這兒的沙子是最便宜的。”記者問起沙子的質量如何時,該負責人說,沙子質量絕對沒有問題,市區不少蓋高樓的工地都是用的該沙場的沙子,比如正在施工的某工地。與此同時,在沙場值班室內的賬本上,清晰地記錄著幾個施工單位的名稱。“這個沙子叫水洗沙,村那邊有條河,這些沙子的來源是那里,從河里撈上來有土,水洗以后,沙子就干凈了。”邢姓負責人解釋說。
部門說法
國土部門:挖沙屬于違法
記者從河流地圖上看到,該段河床位于小屯水庫和崮頭水庫之間,因為兩處水庫都設有水閘,并且水閘已經關閉,所以河床無水。沿著河床內的土路,相伴的還有一根3厘米左右粗的黑色線纜,但仔細尋找,卻發現不了任何魚蟲等水生動物,即便是尸體也沒有。
據了解,河沙不僅能幫助凈化河水,還為地下水的補給提供了過濾屏障,可以說河沙就相當于河流的腎。在河道里非法采沙不但會影響河道安全行洪,還會污染環境,破壞土地資源,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記者致電濟南市國土資源局12336投訴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挖沙屬于違法行為,長清區國土部門也沒有辦理過這種手續。他建議,河道管理范圍歸水務部門,可以去水務部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