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軌道交通自提上議程以來,如何在解決出行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濟南的地下泉水資源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記者獲悉,為此濟南的軌道交通建設對泉水的影響研究進行了細致、全面的專家評審,劃定泉水保護敏感區具體范圍為經十路以北、明湖路以南、歷山路以西、順河高架路以東的區域。
根據目前公布的環評公示內容顯示,三條線路在規劃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軌道交通建設對泉水的影響,除了軌道R3線在龍洞至濟南市新東站主要以地下為主以外,其余兩條軌道線路則主要是以地面線路為主。
依據公示的規劃概況,R1線北起于家莊北,沿齊魯大道、黨楊路、劉長山路、海棠路,向南至池東,全長約26km。其中:起點至王府莊路段采用下穿敷設方式,其余線路采用地上敷設方式。
R2線西起小高莊站,經濟南西站、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二環西路高架橋后,沿五七鐵路專用線(711軍專線)和既有膠濟鐵路走廊,向東至郭店,全長約37km。其中:起點至二環西路、緯十二路至生產路路段采用局部下穿敷設方式; 其余線路采用地上敷設方式。
R3線南起龍洞,沿龍鼎大道、奧體西路、工業北路、機場路,向北至遙墻機場,全長約35km。其中:起點至新東站采用下穿敷設方式; 新東站至機場采用地上敷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