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5月23日訊(記者 劉紅杰 實習生 齊興) 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近日,國家海洋局批復了我省威海市劉公島和榮成市鏌铘島綜合整治修復工程項目,2個項目總投資達1.1億元,爭取中央海域使用金6000萬元。
鏌铘島為領海基點島,領海基點是計算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的起始點。修復工程的主要對象是島體、海岸線、植被和周邊海域等,整治修復將圍繞海島的生態修復、形態修復及自然景觀維護等主要內容展開。
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人士介紹,鏌铘島綜合整修工程總體目標是拆除石島灣、黑泥灣之間本項目范圍內的現有養殖堤壩,疏通水道,將原來實體道路連接改建為橋梁連接,增強石島灣——黑泥灣水體交換,恢復海洋生態環境;在水道兩側建成流暢的生態護岸,維護岸灘穩定性,提高岸線免受臺風、海浪的侵蝕能力,營造適宜民眾親水的海岸風貌。
劉公島整修工程總體目標是通過海堤修復,增強防潮能力,減輕風暴潮災害的損失;同時增強海岸的穩定性,提高海岸的抗沖刷能力;通過岸線整治,有效防止海洋環境惡化,消除安全隱患,保護沿海自然岸線不被侵蝕破壞,為劉公島的進一步保護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礎。
截至2012年,山東省已開展海島整治修復項目17個,財政扶持資金超過1億元。
生態破壞致部分海島滅失
記者從省海洋與漁業廳獲悉,我省管轄海域中共有海島589個,部分海島生態破壞嚴重。
我省有居民海島32個,無居民海島557個。大部分海島的面積不大,面積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島313個,占海島總數的53.14%;面積大于5平方公里的海島僅7個。
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人士介紹說,我省部分海島因開發圍海養殖、炸島挖島、亂圍亂墾等,地形地貌改變,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被破壞,如麻姑島、外連島和里連島等;部分海島濫捕、濫采珍稀生物資源,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如三平大島、馬兒島等;部分海島因圍填海而滅失,如內遮島、二島和紅島等。
我省開展了高角、鏌铘島等領海基點的保護工作,規定禁止在領海基點海島保護范圍內進行工程建設以及采石、采礦、挖砂、砍伐、爆破等可能改變該區域地形、地貌的行為。
本報記者 劉紅杰
“一核兩區十組團”護海島
本報濟南5月23日訊(記者 劉紅杰) 近日,省海洋與漁業廳公示了《山東省海島保護規劃》,根據公示稿,我省將對海島分區保護,構筑“一核兩區十組團”的海島分區總體布局。
其中,“一核”指膠東半島海島經濟優化核心區,是山東海島經濟發展的主要發動機和增長極,“兩區”指黃河三角洲海島生態保護區和魯南海島生態利用區,對全省海島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支撐和促進作用。“一核”帶“兩區”,“兩區”促“一核”,打破行政區劃界線,形成強大合力,加強海島生態保護,實現資源共享。
“十組團”指魯北平原海島組團、廟島群島海島組團、芝罘島群組團、劉公島島群組團、威海東部海島組團、乳山口島群組團、田橫島群組團、嶗山灣島群組團、靈山島群組團和海州灣海島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