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6月3日訊 6月1日休漁后,魚市仍有最后一批鮮魚在售,但魚市并未出現市民搶購熱潮。3日,在水產品批發市場內,海魚攤位數量和銷量都比之前有所減少,魚市冷清。較之休漁前的行情,海魚價格大約上漲一二成。
3日上午,在威海水產品批發市場內,蛤類攤位比以前明顯增多。一位張姓攤主說:“雖然休漁對蛤類也有影響,但影響相對較小,所以,現在蛤類價格沒有明顯增長,仍是4元/斤。”可即便如此,市民也不買賬,銷量并不似想象中樂觀。而海魚攤位的攤主更是叫苦不迭,“休漁時間尚短,所以現在在售的都是最后一批海魚,可市民搶購熱情并不給力。”攤主宋女士介紹,休漁后,海魚價格上漲是定律,但今年海魚價格在休漁后漲幅并不大,多在一二成之間。“今年魚市一直不景氣。這幾日處于休漁前后的特殊時期,也沒見顧客增多。”攤主李先生擺手連稱生意不好做。
另外,蛤類雖受休漁影響不大,但近日蛤類進價仍比休漁前上漲0.2元/斤,可市場售價仍維持在4元/斤。“買賣不好做,所以不敢漲價,即便進價貴了,我們只能自認倒霉,少賺點了。”
當日下午2點左右,水產品批發市場內的不少攤位就已早早“打烊”,留守的攤位多以銷售蛤類為主。而不少攤主即使在“守攤”,也無所事事閑得慌,可見魚市在休漁后仍無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