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首屆“青島國際藍莓節暨中國國際藍莓大會”(CIBC)將在青島拉開帷幕。藍莓產業方面的專家——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兼佳沃集團總裁陳紹鵬,6月7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青島將來可能成為全世界的藍莓三大主力產區之一。”
藍莓節邀您去體驗采摘
6月8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主辦,青島市農委、黃島區人民政府、聯想控股佳沃集團共同承辦的青島國際藍莓節暨中國國際藍莓大會將在青島市黃島區拉開帷幕。據主辦方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作為目前中國最具權威性與國際性的藍莓產業發展學術交流平臺,整個藍莓節活動將持續到7月20日。
屆時,將有國際藍莓產業的行業領袖、專家學者和眾多從業者齊聚青島,分享全球藍莓產業的最新趨勢與發展經驗,并為中國藍莓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據悉,藍莓節期間,黃島區佳沃、東港厚人、藍寶實、李家溝、藏馬山、慧海、田龍達等藍莓生態園將全部對外開放,讓人們親身體驗藍莓的魅力。
陳紹鵬表示,他非常看好青島藍莓產業的前景,美國、智利加上中國的青島,將來可能是全世界的三大主力產區。正因為此,此次大會的主題定為了“世界藍莓看中國,中國藍莓看青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青島黃島區藍莓種植規模已經達到6.68萬畝,遍及17個鄉鎮(街道)、136個村,形成了以張家樓、藏南和六汪、寶山為中心的藍莓產業核心區。除了黃島區大規模種植藍莓外,嶗山區、即墨、平度、膠州等地也均有藍莓種植。可以說,本市已經逐步成為全國規模化程度最大、產業化水平最高的藍莓生產基地。
本地藍莓果上市百元一斤
6月和7月,正是青島藍莓成熟的季節,記者連線幾大藍莓種植園,都被告知:“成熟了,都可以采摘了。”
在畢家社區南山的嶗山藍莓生態園,已經有一簇簇的藍莓漿果懸掛枝頭。青島即墨的“藍月莊園”也早已開始忙碌起來,露天大棚里,矮小的藍莓樹上掛滿了藍莓,帶著指套的工人們把每個采摘下來的藍莓小心的放進旁邊的塑料盒里。“露天種植的藍莓6月份開始結果,7月末左右采摘就基本結束了。”藍月莊園的趙凱經理告訴記者。
小小藍色漿果其貌不揚,卻能賣出上百元一斤的高價。6月7日,記者走訪了島城部分農貿市場,發現今年新產的藍莓果已經悄然搬上了貨架 ,以每盒100克或125克的小包裝進行出售。
超市里也有了藍莓的身影。“藍莓對身體好,我女兒喜歡吃,準備買點回去。”在寧夏路一家超市里,35歲的張晴一邊挑選著身邊的藍莓果實,一邊告訴記者。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島城幾家農貿市場了解到,一盒125克的藍莓根據品牌不同,售價最高的可以賣到35元/盒,最便宜的也不低于18元/盒。“買的人還不少,一天能賣出去50多盒。”麥島一家水果攤老板告訴記者。
青島藍莓面積全國最大
據了解,本市從2000年開始規模化種植藍莓,之后藍莓產業迅猛發展。那目前,青島藍莓的盤子究竟有多大呢?
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2011年底,全市藍莓種植面積35392畝,藍莓產量就達到了1747噸,產值2.2億元。當時青島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全國的近30%。
目前,青島黃島區藍莓種植規模已經達到 6.78萬畝。“加上全市其他地區的,藍莓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約7萬畝。”市農委果茶站李站長透露。根據藍莓產業興起之時,原膠南市的規劃,張家樓、藏南和寶山、六汪將作為兩個核心區,輻射帶動全市藍莓整體發展。
在原膠南市的規劃里,到2014年,藍莓10萬畝,盛果期,總產量10萬噸,產值100億元,帶動農民增收50億元,部分產品通過深加工,實現增值60億元,藍莓產業總產值可達到210億元以上。
“在整個中國的版圖里面,當之無愧,青島就是主產區,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面積能和青島比。整個全中國的面積里面,青島占了一個絕對的領導的份額。”陳紹鵬說。
“水果貴族”藍莓
藍莓(Blueberry),意為藍色的漿果之意。一種是低灌木,矮腳野生,顆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種是人工培育藍莓,能成長至240厘米高,果實較大,水分較多,花青素含量相對偏低。
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它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作用,還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因售價比較高,被稱為水果中的“貴族”。
我國的藍莓栽培起步較晚,地域分散,主要分布于山東、吉林、遼寧、江蘇、貴州、云南等。其中山東省產業化種植面積最大,近幾年,青島藍莓種植早已從無到有,原膠南、嶗山北宅、膠州張應鎮、黃島紅石崖等地都引入了藍莓種植。
■觀察
藍莓想“親民”,價格是道檻
據介紹,我國的藍莓栽培起步較晚,主要分布在山東、吉林、遼寧等省,其中山東省產業化種植面積最大。但近些年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藍莓種植面積第四大國,產量第五大國。
“山東半島有著種植藍莓的適宜氣候,部分地區春遲秋爽、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加上偏酸性的土壤條件和涼爽的海洋性氣候,非常適合藍莓的生長。”陳紹鵬介紹說,“藍莓是一個舶來的品種,舶來品,它適應一個產區,試種找到合適的品種需要很多年的摸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伴隨著藍莓種植面積的擴大,去年盛果期期間,青島藍莓的價格一度緩落至40元/斤左右。“藍莓生長期短,適于深加工,延長其產業鏈是一種必然。”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研究所所長王成榮在采訪中告訴記者。
而陳紹鵬則分析說,中國精英人群有三億左右,抵得上整個美國的人口,中國的藍莓將擁有很大的前景。“總體中國是供不應求,所以總體還是價格比較高的,一定會有一個接近供需平衡的時候,那時候價格就進入一個理性階段。”
“中國有三億人能買得起,吃得起,而整個美國的人口才三億,美國發展了100年今天還在高速成長,你想想我們的潛力有多大。不間斷地做下去,是永遠不會出現那種過度的供過于求的現象,所以說那種現象能夠適度的去避免。”陳紹鵬說。文/記者 周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