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6月8日訊 近日,齊魯網記者頻頻接到網友反映:從去年11月份開始進軍山東市場的劉伶醉酒在廣告的煙霧繚繞下可謂是“一瓶難求”。一時間,網友、媒體的追問將劉伶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齊魯網記者對濟南的白酒銷售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今年的白酒行業在經歷了“限酒令”、塑化劑風波之后并沒有在端午節前迎來傳統的銷售旺季,高端白酒略顯冷清,茅臺、五糧液價格“按兵不動”,中低端白酒“買一贈一”,瀘州老窖、賴茅頻頻降價,各種促銷活動愈演愈烈。
多家媒體質疑“不見蹤影”劉伶醉
2013年3月7日,一則標題為《劉伶醉酒遭質疑:大肆宣傳卻買不到 報價過高存貓膩》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媒體稱記者走訪了濟南幾家大型正規購物超市以及酒水專賣店之后,并未發現劉伶醉酒的身影。針對此現象,記者電話溝通劉伶醉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葉宏偉,卻并未得知劉伶醉為何在濟南沒有出售的具體原因。
緊接著3月19日,中國經濟網河北頻道又轉發了河北新聞網的一篇《網報劉伶醉酒價格虛高天價廣告費消費者買單》,報道稱河北省酒類行業的資深專家表示,劉伶醉問題屬于白酒行業的普遍現象,酒企釀酒本以盈利為目的,生產成本必然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至于價格制定是否相對合理,酒企是否漫天要價賺取暴利,只有企業自己才知道。
隨后,5月30日,中國產經新聞報報道的《劉伶醉多款低端“純糧釀造”酒被指酒精勾兌》被多家網站轉發,引發網友廣泛熱議。報道中稱一位劉伶醉酒業的內部職工向記者透露,自從劉伶醉酒業先后被當地長天集團、巨力集團等企業收購的數年間,劉伶醉酒業外購酒精的業務從未間斷過,原因是生產的中低端系列白酒(尤其是12元/瓶的“劉伶醉二曲”)如不采用酒精勾兌工藝的話,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近日,又一篇《喝不著的名酒 讓人直犯迷糊》媒體報道稱,記者針對市民質疑電話采訪了劉伶醉釀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運營中心副總經理王立顯,卻被拒絕回應,直接掛斷了電話。
據了解,2012年11月15日,河北名酒劉伶醉在山東濟南舉行了新品發布招商大會,山東各地客商及嘉賓5000多人前來參觀酒品、洽談合作。這意味著劉伶醉正式跨出河北,進軍山東,走向全國市場。
記者兩天走訪十幾家經銷商 未見一瓶劉伶醉
為此,齊魯網酒水頻道記者于6月6日、7日兩日專門走訪了濟南多家大型正規超市與十幾家酒水專賣經營店。
在銀座超市玉函店、舜耕路華聯超市、文化路大潤發超市三大超市中,記者觀察到酒水專區十分冷清,專柜上的白酒更是鮮有顧客詢問。
沿著青年東路、濼源大街、和平路、山大路、文化路,記者走訪了這幾條線路上的所有酒水專賣店,岱岳商行、泉魯酒行、鼎吉名品、山東錄糖名酒……大大小小的專營店里記者沒有找到一瓶劉伶醉酒。青年東路上一家店名為“鵬飛達煙酒超市”的店主告訴記者,“前兩年賣過劉伶醉酒,后來顧客反映口感不好,賣不動了,我們就再也沒有進過這種酒。”店主向記者透露,6月5日,有劉伶醉酒的業務員來過店里進行推銷,并把一份宣傳頁留了下來,但被店主隨手扔掉了。
“如果你們真心想買這個酒的話我倒可以幫你們進,但是你們必須先交押金。”在記者轉身要離開的時候店主突然說道,“我可以通過業務員從廠家直接提貨,你想要哪個價位的下午就能到貨。”當記者追問劉伶醉酒業務員和代理商的聯系方式時,店主拒絕告知。
鵬飛達煙酒超市的店主反映,曾經有過業務員為了賣貨,假裝顧客欺騙經銷商去廠家進貨,等經銷商花錢拿到酒之后就被告知“不買了”,造成經銷商花錢壓貨。
在走訪的十幾家酒水專營店中,有一半以上的經銷商稱“沒有聽過這個牌子”,剩下的經銷商表示“聽過,但不賣,在濟南銷售不好。”
記者在經十路與舜耕路交叉路口發現,在戶外電子顯示屏上一幅巨大的劉伶醉酒廣告分外搶眼。記者了解到,劉伶醉繼去年在北京發布新品之后,邀請到品牌代言人黃圣依和楊子共同拍攝了2013品牌宣傳廣告。廣告完整版時長130秒,內容表現了劉伶醉的六種酒品。
在這巨額的廣告宣傳費用背后,山東市民卻始終難以一睹“劉伶醉”的真容。這背后,究竟隱藏了什么?齊魯網酒水頻道記者將繼續追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