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員苗子 從高一就培養
在福山一中的檔案室里,有這樣一份名單,記錄著從1996年到2010年從福山一中走出去的飛行員名單,共有15名,其中王亞平成為航天員。
“我們十分重視對飛行員的發現、選拔和培養工作。”福山一中政教處主任臧振年說,“一般學生一上高一,我們利用體育課發現培養苗子。”
“發現了好的苗子就有針對性地培養,進行課業輔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臧振年說,還專門組建了飛行員“苗子”學生體能訓練隊,每天由專業教師帶隊進行各種體能訓練,校醫定期給他們上飲食衛生課,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一二一,一二一……”10日下午,在福山一中塑膠操場上,兩個高二班級正在上體育課。其中一個班級的體育老師就是連續7年擔任飛行員送考的高海俠,他告訴記者,“現在條件好多了,當年老校條件很艱苦啊。”
現位于福山城區東南的福山一中是新建校區,2006年之前,福山一中老校還在南苑街72號。“現在是標準的400米塑膠操場,當年可是煤渣土操場,一圈不到300米。”高海俠說,當年的操場四個角上都有一個水龍頭,每天晨練前,四個體育老師一人拿一個水龍頭先在操場上灑上水,不然學生一跑操,幾乎看不到人,全是塵土紛揚。
就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每天早晨5點多,天還沒亮,大家在被窩里還睡得正香,王亞平就一個人悄悄出去鍛煉了。無論酷暑還是嚴寒,幾乎每天早晨都這樣。”王亞平高中舍友張俊說。
飛行員選拔 要求十分嚴格
“對發現的‘苗子’,主要是培養協調性、爆發力和靈活性等。”高海俠說,重要的一條是視力一定要好。“做過視力矯正手術的同學,體檢的時候一查就知道,用一種特殊的藥水,一滴瞳孔就放大;體檢測視力也不是一般的‘E’字表4個方向,而是‘C’字表8個方向,要求視力必須在1.2以上。”
飛行員選拔測試中還有一項內容很多人不知道,就是要做廣播操。“不是普通的廣播操,是為選拔專門編演的廣播操。”有著多年送考經驗的高海俠也學會了這套廣播操,“沒有教材,都是在送考現場學的,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記。”
除了廣播操,還要考跳馬、跳繩。“現場做‘馬’的全是身高1.9米以上的大漢,考生連續跳10個,跳起落地站立舉雙手。跳繩要求雙腳跳,單腳跳,雙腿交替跳,左1右2跳,左2右1跳……”高海俠說。
據高海俠介紹,測試項目還有很多,比如“瞬間抱團”測試,大群人圍一圈跑,考官突然下指令,比如向左跑、向右跑、“360°旋轉”等,考察瞬間反應力;“瞬間報數”測試,考官說一組數字,比如144771,隨機找人報數;折返跑,50米來回跑10次;“運球寫字”,左手拍球,右手寫字……
“飛行員經過初檢最后的復檢又被稱為‘心理品質測試’,一共要進行兩天半。”高海俠說,“一個監考官只盯5個人,5名考生身上標上1-5的數字,但顏色不一樣。”
據了解,目前煙臺地區一般都是招收海軍飛行員,僅在1996年和1997年,招過空軍飛行員,王亞平就在1997年入選全國37名女飛行員之列。
王亞平的母校福山一中,自1996年至今先后送出了15名飛行員,其中一名航天員,被譽為煙臺“飛行員的搖籃”。10日,記者走進福山一中,揭秘培養飛行員的秘密,聽送考老師講述飛行員測試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