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黃金的股吧里,有股民戲稱,此次重組為“用垃圾換黃金”——山東黃金集團高價買回“垃圾”股權,再“賣”給其控股上市公司,如此一舉兩得,既轉移了收購成本,又增加了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山東黃金果真在做虧本買賣嗎?也有人認為,即便目前金價大跌,就其增加的401噸黃金儲量而言,事實也許并非如此。一切取決于未來金價走勢。但確鑿的一點是,該公司在重組預案中承諾的業績補償方案,顯然對中小股民不公平。
本報濟南7月1日訊(記者 王赟) 停牌近3個月的山東黃金(600547.SH)在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獲注控股股東黃金集團等近百億資產,公司股票于7月1日復牌交易首日跌停,報28.77元/股,若以停牌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32.13元/股計算,總市值蒸發了超過45億元。
根據6月28日晚間的公告,山東黃金擬以33.72元/股的價格發行約2.96億股,購買山東黃金集團及其他公司的99.84億元資產,由此增加401噸黃金儲量。
山東黃金方面表示,如果本次交易順利實施,預計將增加黃金資源儲量約401噸。
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山東黃金集團黃金產量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成為世界第一產金國的第一礦產金企業,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位列世界黃金企業第13位。
不過,高價“吸金”后股價卻毫不領情,直接一路跌停,也是兩市唯一一家跌停股。
業內普遍分析稱,山東黃金雖僥幸躲過了金價暴跌,但自4月2日停牌期間存在補跌的需要,加之黃金近期持續大跌,這次重組以利空看待,受雙重利空影響,預期此股短期還將下跌,因此眼下抄底黃金股并非最好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6年,山東黃金險些被兼并,而當時準備兼并山東黃金的正是紫金礦業。
今年3月辭任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的王建華上個月成為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899.SH、02899.HK)總經理,紫金礦業7月1日報收于2.41元,小漲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