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7月14日訊 (記者張娜) 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局長王繼東14日表示,為了避免“拉鏈式”道路,市政部門目前已采取“圓桌式”修路方式。這種方式也用在了和平路改造上。該路此次建成后,可保10年不開挖。
每年都會有多條道路開建或維修,今年也不例外。密集修路的結果不但帶來擁堵和出行不便,也會因為部分道路反復刨掘造成資源浪費。
王繼東介紹,考慮到地下管網情況復雜,市市政公用事業局采取“圓桌式”研究方式,在項目建設改造時,水汽熱電等多個部門一同介入,同步策劃、規劃和施工,一次性把所有管線鋪設妥當。市政部門將與管線單位簽訂5年內不得刨掘道路的承諾書。
除了像和平路這樣的主干道要延長壽命,次干道的壽命也越來越被重視。據了解,為最大限度延長次干道使用壽命,結構層將由原來的50厘米高度,增加到56厘米高度,基本達到主干道標準。道路結構層加厚之后,可更好地承受公交車碾壓,讓這些次干道的壽命可延長3至5年。
延伸閱讀
償還歷史欠賬,不集中干不行
歷陽大街改造項目已提出多年,不少周邊居民詢問何時才能開工。對此,王繼東介紹,從目前情況看,因為牽扯到拆遷等問題,該路開工的可能性比較小。
目前,二環西路南延(一期)、二環南路西段、和平路、山大路北段、緯十二路等18條新建道路中的11條道路已相繼開工建設。而15條續建道路中,濟齊路、緯九路、汽車廠東路、緯一路北段等4條道路已經完工。二環西路、辛祝路、土屋路等11條道路在建。15條維修道路中有10條已開工。
王繼東介紹,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設完善快速路網體系與城市交通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這些項目的開建有著必要性,這既關系到快速路網完善、治理擁堵,而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償還歷史欠賬,不干不行。”
此外,旅游西路原本計劃6月份開建,地上建設高架路,地下建設人防工程。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相關人士說,之所以遲遲未動工,主要是牽扯到地下人防工程審批問題。現在,地下人防工程的項目審批已經結束,預計近期就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