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省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包括5個方面、22條內容。
如何拓寬信貸增長空間?村鎮銀行靠誰出資?如何引導民間融資?山東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如何促進信貸增長? 擴大保險資金投資渠道
山東省金融辦副主任趙理塵介紹,山東金融業以往側重關注銀行、國企,但這次金融改革重在形成體系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讓中小企業受益,最終實現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持。
《意見》提出要拓寬信貸增長空間,推進多種形式的社會融資。趙理塵說,加快發展直接融資的前提是探索不同類型的融資業務,比如方案中提到的加強與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對接,擴大保險資金投資渠道。
據介紹,與銀行、基金、信托、券商等金融子行業相比,保險資金最大的特點便是資金的長期穩定性,能夠承載宏觀經濟及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省金融辦曾推介人保資本投資公司向新汶礦業投資15億元,讓企業找到了銀行之外的融資渠道。
村鎮銀行靠誰出資? 銀行發起,企業出資
為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意見》突出了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機構的改革發展。到2015年,我省村鎮銀行數量計劃增長到100家,實現縣域全覆蓋。
據介紹,村鎮銀行的優勢在于審批鏈條短,對農戶、企業審批不用層層上報,只要是符合條件的農戶,很快就能拿到錢。《意見》中特別強調了民間資本在村鎮銀行的作用。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新設的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大多在5000萬元到1億元不等,由銀行作為主發起人、并引來當地實力企業出資入股的模式將普遍推廣。
《意見》還提出努力拓寬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渠道,鼓勵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增資擴股、增設分支機構,推動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
如何引導民間融資? 中小微企業對接民間借貸
趙理塵說,為了引導民間融資的健康發展,山東省將擴大民間融資規范引導的試點范圍。
中小微企業通常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而民間資本不斷壯大卻找不到良好的投資出路。為了解決該矛盾,去年山東省發布了《關于促進民間融資規范發展的意見》,其中強調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向實體經濟,并選擇東營、臨沂開展了試點工作。
趙理塵介紹,通過成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民間融資服務公司,讓資金在民營企業之間有了良性流動;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則通過平臺作用,實現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與民間借貸的融資對接。這些對民間融資能起到引導作用的金融機構,將逐步推行至全省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