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磊 王琳
國營單位原青州百貨大樓改制,當時每位職工掏錢入了股。后來,38人占股的公司房產被少數股東轉到自己公司名下。另外34名職工股東近十年來一直到多個部門投訴、求助,卻遲遲沒有結果。
共有房產
被轉移到4人公司名下
今年50歲的王偉紅是原青州百貨大樓的一名普通職工,2001年原屬國營性質的百貨大樓參與改制,成立新的有限公司,她和其他的工友每人入股兩萬元,成為新公司股東。因內部矛盾,2003年底包括王偉紅在內的37名工人在工友李霞的帶領下從原公司“分家”出來,分得原百貨大樓的主樓和南副樓,總面積共計3549平方米。
王偉紅說,從原公司分出來后,她和其他30幾位工友就一直等著李霞帶領著他們成立新公司,每次對她進行催促時,她都會說不著急。直到2005年,“分家”已經過去近兩年時間,王偉紅心里開始忐忑。“有傳言說,李霞早已經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并把我們的共有財產都轉移到新公司名下。”將信將疑的王偉紅馬上到工商局查詢,發現李霞和另外三名工友于2004年4月份成立了名為青州世泰商貿有限公司的新公司,而且確實已經將百貨大樓的主樓和南副樓都過戶到了新公司的名下。
“當初我們都是入了股的股東,主樓和南副樓應該是我們38人的共有財產。”王偉紅說,出于對李霞的信任,當初“分家”時所有的材料都由她一人拿著,包括主樓和南副樓的房產證以及38人的勞動關系等。“李霞等四人的新公司成立后,把包括我在內的34人的勞動關系都轉到公司名下,表面上34人是公司的職工,其實她從未給我們發過工資和分紅,只是把我們的養老保險交到了2012年3月份,醫療保險從來沒有交過。”
近十年維權
始終沒有結果
事情發生后,王偉紅和另外33名工友開始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維權。2005年他們找到房管局,但對方拒絕承認過失。在王偉紅向記者提供的證據中,記者看到房管局工作人員通過手寫的方式將房產證從“公有”改為“私有”。王偉紅說,他們當時都沒有在場,也沒有同意,但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卻把這部分房產過戶給了李霞和另外三名職工的公司名下。
“2005年我們向青州市公安局經偵科報案,告‘李霞非法侵占他人財產’,公安局認為她無犯罪事實。”王偉紅說,2006年2008年之間,他們多次信訪卻沒有結果,直到2008年底,房管局才承認在為李霞辦理過戶手續時,存在對申報材料審查不嚴的過失。2009年青州市房管局撤銷李霞公司名下的私有性質的房產證。隨即李霞向青州市人民法院起訴青州市房管局,2010年青州市人民法院裁決,青州市房管局敗訴。2011年4月青州市房管局再次下發文件,決定撤銷對青州市世泰商貿有限公司原百貨大樓主樓的房屋所有權登記,李霞再次起訴,青州人民法院判李霞敗訴后,她又向濰坊人民法院起訴,濰坊人民法院判決該案重新回青州人民法院審理,此后便再沒有消息了。近段時間,青州市房管局第三次下發文件,撤銷對世泰商貿有限公司原百貨大樓主樓的房屋所有權登記,此次撤銷結果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
“我們只想要回自己的房產,不想追究李霞的錯誤。”王偉紅說,主樓和南副樓位置處于中心城區,每平米房價大概在6000元左右,這部分樓總價值在兩千萬上下。
李霞:
對房管局撤證追究到底
14日,記者聯系到青州市商務局工作人員劉志芳(音)。劉志芳告訴記者,當時老百貨公司分家,而且有不少的欠債,大樓也面臨被拍賣的局面。當時,李霞一方的38名職工中,有31人簽字同意籌集資金還上債務。然而,最終除了李霞等四人沒有人籌集資金,李霞等人只能自己借來了資金將債務還上。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李霞本人。“他們說資產成了我們四個人的,但是房產在世泰商貿有限公司的名下。我只是公司的法人,而且在公司入股。”對于王偉紅等人的說法,李霞給予反駁,老百貨公司零資產改制后,王偉紅這部分股東的股份仍然在百貨公司,而世泰公司承擔著他們的養老保險和分紅。
“分家時,公司有614萬元的債務。本來公司資產(大樓)要拍賣,股東準備每人出7萬贖回來。30個人同意,最后只有我們四個人出資。”李霞說,他們借遍了親朋好友的錢,才湊了400萬。“青州市房管局撤證為什么敗訴,他認為資產是38個人的,他連最起碼的公司法都不看,他的主張是錯誤的。”對于房管局撤證的做法,李霞表示要追究到底。“財產不是股東的,是公司的。說白了,這是公司內部股份的糾紛,不是房產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