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2年發展,山東高速集團資產總額由60億元增長到2300多億元,加上上市公司市值達2500億元,居全省企業和全國同行業第一位,擁有兩家上市公司,連續六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
立足山東,又沖出山東,山東高速集團在全國22個省區和海外106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投資項目,把高速公路修到了高速公路發源地歐洲。
從高速公路起家,發展到今天,山東高速集團成為以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公路、高速公路、橋梁、鐵路、軌道交通、港航、物流為主業,集主業產業鏈上建設、建材、信息、金融、地產于一體的國有獨資特大型企業集團。
8月26日,山東高速集團將迎來成立12周年。董事長孫亮說:“12年,山東高速集團‘幼棟已參天’,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高速集團,沖擊世界500強。”
高速公路修到歐洲
上世紀90年代初,我省修建第一條高速公路——濟南至青島高速公路時,有一支隊伍來自前南斯拉夫,幫助沒有經驗、力量不足的山東修高速公路。
20多年后,一群山東人竟反過來跑到前南斯拉夫國家塞爾維亞,承建全長50.9公里的E763高速公路工程。
歐洲是高速公路的發源地,也是全球基礎設施和工程承包領域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今年5月10日,山東高速集團所屬的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塞爾維亞建設和城市規劃部簽署了E763高速公路項目商務合同,在塞爾維亞建設中國“第一路”。
山東高速集團實力到底怎么樣?前不久,塞爾維亞建設與城市規劃部長伊里奇到訪山東高速集團,一路行來,直言震撼:“看了你們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走了你們的高速公路,我就知道山東高速在世界上沒有干不了的工程。”
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項目成為山東高速集團進軍歐洲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標志。以高速公路建設為平臺,山東高速集團將在歐洲交通基礎設施、礦業、制造業、農業等領域開展投資與合作。
目前,山東高速集團投資經營領域相繼涉及全國22個省區和海外106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高速集團相繼成立青島、四川、河南、海南、內蒙古、重慶、云南、湖南、湖北九個區域公司,投資額達500億元。在國外,設立了東非、中非、亞太、南美和西非4個海外總部,去年新簽海外項目30個,合同額200億元。山東高速集團成功運作了越南高速公路、東帝汶港口、剛果(金)鐵路、伊拉克機場等重大項目,由山東高速齊魯建設集團承建并給予技術支持的中國援巴哈馬國家體育場項目,一舉改變了巴哈馬不具備舉辦國際賽事能力的歷史;第一個進入新成立的南蘇丹共和國,利用政府間優惠貸款,中標1100公里道路改造項目,靠輸出管理和技術獲取收益。
從山東到全國、從非洲到歐洲,從依賴經援項目渠道運作向市場化方式運作項目轉變……走出去,不僅增大了山東高速集團與世界先進企業合作時的話語權,提升了品牌的世界知名度,而且倒逼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和鍛煉人才隊伍,成為練就國際競爭力并將其植入企業內核的契機。
主業產業鏈上做文章
山東高速物流集團攜高速集團品牌和資金的優勢,高速公路、鐵路的優勢,高速公路服務區作停車場、倉儲的優勢,以注冊資本50億元高起點切入山東物流市場。別看山東高速物流集團是物流市場新兵,一招一式毫不含糊:投入20億元在濰坊港建設8個3萬噸級碼頭,收購大新公司45%的股權,與青島港共推物流一體化,參股日照港,運作黃島產業基地、濟南高新區等物流園區項目,招招都是大手筆。去年,山東高速物流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9.5億元,今年將突破100億元。
高速公路是有收費期限的,企業不能只靠公路收費“活著”。山東高速集團確立了實施戰略轉型、建設大交通企業集團的工作思路,從有收費期限的高速公路項目向無收費期限的鐵路、軌道交通、港口、航運等大交通項目轉變,提升主業綜合競爭力,打造可持續發展力。
山東高速集團借助省國資委實施發展壯大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放開退出一批、關閉破產一批“四個一批”的機遇,相繼重組了路橋集團、齊魯建設、省地鐵局等7家省管企業;參與投資建設京滬高鐵、德大、龍煙鐵路8條鐵路;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參股京滬高鐵、德龍煙鐵路、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青榮城際鐵路;控股成立山東海洋投資公司。
“這些年山東高速集團的發展,全是‘轉變‘,由大交通主業的投資、建設、經營向直接收購、重組、整合、兼并轉變,由主業向主業產業鏈上延伸轉變等,先后提出十幾個’轉變‘。”孫亮說,“如果不轉變,公司的名字就不是山東高速集團,而是山東高速公路集團,那就維持不到今天。”
山東高速集團進而發展地產、金融、建材等大交通關聯產業。十藝節省會文化藝術中心配套高層山東高速廣場、青島第一高樓,都是山東高速集團投資或控股投資建設的;控股的威海市商業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總資產突破800億元,同比增長45.95%;在海南建設集生產、研發、保稅倉儲等于一體石化新材料產業基地,投產后年均收入將達200億元。
如今,山東高速集團已完成由單一的高速公路管理向大交通產業集團的轉型,邁上以大交通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為根本,大物流、大資源、大制造、大建設的“一本四大”戰略發展路徑,這是一把能讓企業發展夢想飛得更高的“金鑰匙”。
邁向“世界500強”
孫亮說,山東高速集團跨越發展的關鍵在于抓住了“發展”。他常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的一句話:“縱觀世界企業發展史,那些大企業不是靠單純生產經營發展起來的,都是通過兼并收購發展壯大的。”生產經營是“源”,資本運作是“本”,“源”抓不好沒有品牌,“本”抓不好做不大。在此理念指導下,山東高速在資本市場這一“無限放大的空間”里“長袖善舞”。
對好的項目,“該出手時就出手”。山東路橋僅用236天實現借殼上市,創下證監會核準重組事項最快的紀錄。今年2月8日,證券代碼為000498的*ST丹化變更為*ST路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恢復上市交易。高速集團旗下有著60年歷史的山東省路橋集團,成功借殼*ST丹化上市,國有資產增值超過25億元。路橋集團擁有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及公路行業設計甲級資質,借殼上市后,雄厚產業實力有了更廣闊施展舞臺。
圍繞向綜合性企業集團轉型,山東高速集團提出,加快主業由投資建設向直接收購、兼并、重組轉變;由依靠長期投資向長、中、短期投資相結合轉變,實現長期和短期效益的平衡。
瞅準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增速下行、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的時機,山東高速集團主動出擊,在低成本擴張上頻頻發力。
今年3月25日,湖南衡邵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股權工商變更登記至山東高速名下,山東高速股份控股70%,正式接管主線全長132.06公里高速公路;去年12月,山東高速軌道交通集團出資3.03億元對新密至開封鐵路項目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持股70%;此外,湖北武漢至荊門高速公路、河南南陽至鄧州高速公路、哈爾濱機場高速等項目已完成收購或正在運作。
在融資方面,山東高速集團由銀行貸款向資本運作轉變,去年發行各類債券116億元,降低財務費用2億元,尤其是首次發行1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實現了境外融資的歷史性突破。企業還成功獲取第三方支付牌照,將發行我國第一個兼具大交通特色和商業用途的跨領域、跨行業預付卡,實現電子收費由單一業務向多用途產業的轉型。
為進一步提升山東高速品牌形象和國際影響力,創造更優的發展環境,山東高速集團提出了沖擊“世界500強”、打造“中國高速集團”的目標。對此,孫亮和山東高速集團5萬名員工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