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山東民生投入重在補短板
本報濟南8月22日電(記者 徐錦庚) 自今年秋季學期起,山東將對全省中職院校在校生全部免收學費,力爭3年全面消除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隱患。山東省委、省政府日前決定,今年省財政再籌措26億元資金,重點解決教育、養老、救助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10件實事。
山東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連續5年保持在50%以上,2012年達到56.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5755元、9446元,年均分別增長12.5%和13.6%。今年兩會上,山東省政府又承諾了十大民生實事新舉措。
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群眾利益無小事,無論壓力多大,寧肯其他方面的事放一放,也要關注基層最急需、群眾最期盼、保障最薄弱的領域,千方百計確保民生政策落實,確保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保障好。為此,省委、省政府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把群眾反映突出的民生問題,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短板”和經濟社會發展最急迫的任務,立說立行,重點解決。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本著先急后緩原則,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么問題。”山東省省長郭樹清說。
山東全面實施農村中小學校舍升級改造工程,省財政今年多方籌資15.6億元,其中新增投入4億元,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新建或加固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食堂和旱廁,力爭3年籌措139億元,全面消除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隱患。
按照《山東省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在2015年之前,山東將重建或改建489處鄉鎮敬老院、合并新建58處區域性中心敬老院。此次,山東決定今明兩年,對未列入規劃建設改造范圍的434處鄉鎮敬老院,實施“4室”(公共浴室、衛生室、活動室、辦公室)、“2房”(廚房、鍋爐房)、“1廳”(餐廳)、“1氣”(暖氣)配套改造,推進鄉鎮敬老院服務能力提升。
自今年起,山東對全省22.6萬“五保”對象,按人均5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幫助各地進一步提高“五保”對象生活水平。自今年10月1日起,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補助標準,由月人均60元提高到65元,將老年人津貼發放范圍由目前的百歲老人擴大到8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待遇的老年人。
為推進農村幸福院建設,自今年起連續3年,省財政對各地每建設一處農村幸福院給予獎補6萬元,爭取到2015年,實現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覆蓋半數以上農村社區。
自今年起,山東按照規范化設置要求,省財政對市級康復機構建設,每處扶持400萬元;對縣級康復機構建設,每處扶持150萬元,力爭三至五年內引導各市、縣(市、區)至少建設一處專業化、規范化的康復服務機構。
此外,提高村級特別是經濟薄弱村組織經費保障水平、加快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建設,也被納入此次實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