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段婷婷 實習生 褚召忍
8月22日,離十藝節開幕還有50天時間,作為十藝節主場館,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一院三館建設情況如何?22日,記者從場館建設方了解到,一院三館建設均已接近尾聲,將于8月底竣工,9月調試,目前場館內外樣貌已經基本成形。
工程進度:
目前已進入掃尾階段
22日,記者在一院三館建設現場看到,目前場館內部的裝飾安裝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場館外部的綠化和道路還有部分沒有完成。
據大劇院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歌劇廳、音樂廳、多功能廳及其他功能性用房施工已基本完成,目前已經進入掃尾階段,室外景觀以及道路建設已經完成了96%。
“目前正在組織進行消防設施驗收工作,將于8月底全面竣工。”相關負責人介紹,歌劇廳已經進行了首場演出,進入9月份,還將陸續有演出進行。
相對而言,三館建設速度要稍微慢一些,不過,三館項目建設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三館也將于8月底竣工驗收,9月份主要為舞臺試運行以及各項功能調試階段,目前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趕工期。
先睹為快:
群星劇場外形如燈籠
十藝節期間,將有不少演出在群藝館中的群星劇場舉辦,那么,群星劇場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記者探訪得知,群星劇場采用的是“房中房”的結構,群眾藝術館紅色的大門內就是群星劇場,整個劇場呈橢圓狀,外部刷了紅色的墻漆,最外層還有鋁條做裝飾,形成紅白相間的效果。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群星劇場設計靈感為大紅燈籠的造型。
據了解,群星劇場內部有822個普通座椅,還有4個殘疾人座椅。舞臺開口9米高,16米寬,后側有一塊16米寬8米高的LED顯示屏。舞臺為可移動構造,底部深12米,設置有3個演員升降車,可實現演員從底部升到舞臺上的效果。除了中間主舞臺以外,左右兩側以及后側各有一塊舞臺,可以實現平移組合的效果。
舞臺上方是密密麻麻的燈光、幕布吊桿,共有62組。此外,為了達到最好的音響效果,整個劇場內將安裝百余個音響設備。另據了解,群星劇場內部色彩采用“榆木桃金”的設計,四周墻壁為暗紅色,地面則呈現黑色。
據了解,濟南市京劇院、呂劇院、雜技團、曲藝團、歌舞劇院五大藝術院團,將全部搬入群眾藝術館,藝術館地下一層還有專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和公益性技術培訓中心。
技術保障:
“恒溫恒濕”保護珍品
在圖書館內,記者看到,東側2000余平方米的整面書墻已經建好。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書墻共有7層,能擺放圖書7萬冊,書墻緊鄰樓梯,讀者可以登上樓梯取書,另外三面則設有閱覽區。
不過,目前圖書尚未擺放。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濟南市圖書館部分圖書已經陸續運抵,一些家具正在進場。
另外,圖書館內部學術報告廳也已經成形。據介紹,十藝節期間,學術報告廳將承辦各類學術交流活動,內設500多個座位。記者注意到,在四層一個閱覽廳內,有一整面木質墻體,描繪的是元代書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
據了解,因為圖書館有一些珍藏的古籍資料,所以內部特設專門設計的恒溫恒濕書庫,有專門定做的具有防蟲功能的樟木櫥柜,還安裝有自動噴氣滅火裝置。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不光是圖書館,美術館內也設置了固定陳列展廳,配置專業恒溫恒濕空調和恒溫恒濕展柜,用來展覽一些珍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