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9月3日訊(記者 曲彥霖 孫淑玉) 魯東大學梁副教授的三種蘋果樹能否被應用到城市綠化中?記者帶著疑問找到了煙臺市園林管理處,工作人員答復蘋果樹能否成為綠化樹,還有待進一步論證。
據目前情況來看,煙臺市區已經有不少果樹作為綠化樹應用到綠化小景觀中,例如石榴樹,柿子樹、山楂樹、杏樹、桃樹、紫葉李、棗樹等。這些樹都在市區有一定面積的分布,據工作人員介紹,最先成功的是石榴樹,種得多的是柿子樹。
“一種果樹適不適合做綠化樹,要考量的因素很多。”煙臺市園林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稱,花期長短、坐果時間、能否適應周邊環境等各種條件都要充分考慮在內,果樹并不適合做行道樹,但可以穿插在綠化小景觀里。初步來看,魯東大學教授的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最終能否成功需要一段時間的考量和論證。
實踐證明,果樹作為綠化樹并不是一帆風順,梨樹的起步并不成功,果樹綠化后期的管理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打藥、修剪等一系列工作能否為蘋果樹保駕護航還存在著未知數。
記者了解到,園林部門工作人員4日要與梁副教授進行可行性探討,煙臺用蘋果樹進行綠化可不可行,很快就能見分曉。
煙臺大學教授、國家制革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王全杰說,如果能用蘋果樹作為綠化樹,或者拿出幾條有名的道路以蘋果樹綠化,并用蘋果字眼的名稱來命名道路,將有利于提升煙臺蘋果的文化和品牌影響力。如果蘋果樹符合條件,值得推廣。
搶鮮評
王全杰—— 條件允許可嘗試 為蘋果之鄉造勢
“蘋果樹當綠化樹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要看蘋果樹符不符合當綠化樹的條件。”煙臺大學教授、國家制革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王全杰介紹說,如果符合條件,那么對于提升煙臺蘋果的影響力有重要作用。
王全杰說,近年來煙臺蘋果在中國的影響力受到了不少挑戰,如今陜西蘋果的面積和產量都已經超過了煙臺,這就需要煙臺不斷提高蘋果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加強煙臺蘋果文化的宣傳和品牌建設。
“煙臺作為蘋果之鄉,卻很少能看到蘋果造型。”王全杰說,每次在煙臺下飛機或者坐火車到了煙臺,很難看到以蘋果為造型的建筑,包括外地游客常去的海邊,以蘋果造型的廣場、建筑很少。
王全杰認為蘋果的造型很美,煙臺作為蘋果之鄉缺少蘋果造型的建筑感覺有些奇怪。如果蘋果樹能成為煙臺的綠化樹,或者拿出幾條有名的道路以蘋果樹綠化,并用蘋果字眼的名稱來命名,將有利于提升煙臺蘋果的文化和品牌影響力。
本報記者 柳斌
相關鏈接
蘋果樹作綠化樹 沈陽街頭已實踐
2010年秋天,沈陽已經在部分街道旁邊的花壇里栽植了500棵紅肉蘋果樹。
沈陽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沈陽市早在2006年就曾經小范圍試種過紅肉蘋果樹,當時在青年大街、市府廣場等地都有少量種植。“當時是想檢驗一下紅肉蘋果這種小喬木,能不能適應沈陽的環境,比如抗寒性、對煙塵的適應性等。
該負責人表示,從2006年的試種情況看,紅肉蘋果比較適合沈陽的環境,成活率、開花和結果情況都不錯,可以作為觀賞性的綠化樹種推廣,但由于一些原因,較大范圍推廣當年實際上并沒有進行。
為何要在街道邊栽種果樹?對此,鐵西區城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升級綠化樹種,“以前路邊有京桃樹,樹冠比較大而且枝葉密,紅肉蘋果花期比京桃晚,不僅能賞花還能看果。”
本報記者 孫淑玉
1
延伸閱讀
用果樹綠化,煙臺不鮮見
果樹作為綠化樹應用到煙臺市區綠化中并不鮮見。
然而在整個嘗試與實踐過程中,也有不少磕磕絆絆。據了解,山海路曾嘗試栽過梨樹,但它們卻似乎和一種名叫蜀檜的常青樹“不對付”,這兩種樹在一起會使梨樹得梨檜銹病,梨檜銹病對于梨樹來說是致命的,嚴重的會引起葉片早枯、脫落,幼果畸形、早落。這讓邁開步子想為綠化做貢獻的梨樹承受了不小的打擊。
盡管梨樹綠化沒有成功,果樹綠化的腳步卻沒有停止。煙臺市園林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直走在摸索的路上。經過幾年的努力,不少果樹品種逐步走進了綠化小景觀里,成為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
據了解,現在已經有不少果樹品種綠化成功,最先種成的是石榴,分為花石榴和果石榴;柿子樹數量也不少;還有山楂樹、杏樹、桃樹、紫葉李、棗樹等。
在紅旗東路人行道內側的綠化帶內,記者看到了整整齊齊排列的石榴樹,郁郁蔥蔥,長勢旺盛,枝葉呈自然的弧度伸展,讓人看了心情舒暢,眼下正值石榴成熟的季節,一顆顆飽滿的石榴泛著紅暈垂掛在樹下,藏匿在樹葉之間,隱隱呈現甚是好看。
2
果樹綠化現狀喜憂參半
果樹綠化有它自身的優勢,大多數果樹有優美的樹姿、艷麗芬芳的花朵、形色各異的果實,應用到城市綠化不免為城市增添了許多生機。
既要美觀又要實用,選擇果樹品種就顯得尤為重要。果樹品種多,從果樹的形態到特性到花期長短、果實成長時間、果樹成本等大大小小的因素都要考慮在內。
果實發育呈現出豐富的動態感。市民看久了綠葉,不免有些視覺疲勞,動態的美感則多了份靈動。
然而現實情況并不理想,想觀果有點兒難。觀海大廈到迎春大街的綠地里栽種了些杏樹,從開滿杏花到結滿杏果,本來都是杏樹呈現的獨特風景,但杏剛長成,還透著青澀時已經被摘得所剩無幾。
果看不住,管理上也不輕松,相比于其他綠化植物,果樹要頻頻打藥,還要派人修剪樹枝。果樹綠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3
做行道樹,果樹并不合適
繁多的樹種覆蓋著港城,它們特性各不相同。果樹綠化裝點小景觀固然不錯,可做行道樹卻不大適合。
據了解,現在城區綠化常用木本植物160多種、地被植物20多種。樹種選擇優先考慮當地優良的鄉土樹種。道路綠化需要選擇適應道路風大塵多等條件、病蟲害少、易管理和環境效益好的樹種。
目前煙臺市區行道樹品種主要有國槐、懸鈴木、欒樹、白蠟、樸樹、楸樹、銀杏等,城市行道樹的樹種選擇更加苛刻,期間也經歷了些變化。芝罘屯路以前栽種柳樹,現在改成了國槐。因柳樹蟲害多,一經修剪,尤其是下完雨,修剪口處容易吸引螞蟻,外表看似好端端的柳樹,說不定里面已經被蟲子掏空了。
有業內人士稱行道樹無疑是樹里的“特種兵”,既要美觀還要生命力強,根深、分支點高、冠大蔭濃、生長健壯且落果不會造成危害。若果樹做了行道樹,落果就是個問題。雖然果樹作為道旁樹并不合適,但蘋果樹能否成為綠化樹,煙臺市園林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稱還有待進一步論證。
本報記者 曲彥霖 孫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