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注冊公司需40多天 多地民營企業熱盼松綁
今年以來,國務院多次要求“簡政放權”,把不該管的微觀事項堅決放給市場、交給社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指出,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為民間投資參與市場競爭“松綁開路”。
山東、重慶、長三角等地部分民營企業負責人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問題把脈很準,藥方對癥。目前企業確實仍面臨著審批手續繁瑣,收費項目過多的問題,對企業設立、成長壯大形成制約。熱盼為民企“松綁開路”,進一步削減不必要的審批環節,去除各種不必要的收費項目,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氛圍。
各類審批繁瑣,企業身心疲憊
山東、重慶、長三角等地一些民營企業負責人表示,在中國經營企業非常辛苦,除了要應付市場考驗,還要應付檢查和年審。從公司設立起,每年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與有關部門打交道,搞得企業身心疲憊。
山東濟南市民李女士想開辦一家在小區內供兒童嬉水的公司,從去年11月初開始,李女士便為注冊公司奔忙,用了40多天才把營業執照拿到。與此同時,李女士的愛人在美國特拉華州也注冊了一家公司,其過程之簡便令李女士感慨頗多。
“我國注冊公司過程非常繁雜,你得去工商局、銀行、公安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門等,這些地方又很分散,從頭到尾,差不多要把濟南城跑一個遍。”李女士說,在美國注冊公司所需時間、手續、費用都比國內少很多。記者采訪了解到,盡管全國很多地方都在推行注冊公司一站式辦理,但具體到某個實例,“一站式”卻大打折扣。
企業設立后,每年的年審也令他們苦不堪言。重慶涪陵成品油協會負責人稱,一個民營加油站,上面有商務局、安監局、消防、公安、技術監督、防雷辦等10多個管理部門,每年有四五個部門需要進行年審,每次年審至少要提交10多項材料,加油站本來就人手有限,除了正常的業務工作,還要整理這些文字材料,根本沒有精力,但不把這些東西整理好,就不能正常經營。
長三角某省一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行政審批,大量帶有“官方色彩”的評估報告,也是企業繞不過的門檻。一個大型建設工程,有28個環節需要有相應資質的咨詢中介機構出具報告。“最夸張的是有個必走的環節要請第三方機構‘審圖’,企業出錢費時間,可是最終如果工程出問題,‘審圖’機構又完全不負責任。”
“首先要找有相應資質的咨詢中介機構,完成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然后是要找有相應資質的環境影響評估機構,出具環境影響報告表、報告書等,同時還要出具節能評估報告書和報告表,交通影響評估、地塊封閉測量圖、日照分析報告、施工圖審圖等。一系列過程走下來就要小半年的時間。”該企業負責人說。
收費名目繁多, 企業不堪重負
審批往往與收費密切聯系。受訪的民營企業負責人稱,繁瑣的審批不但給消耗了企業的精力,也花費了企業大量的資金。除了政府部門的收費,相關中介咨詢機構也來“分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