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9月10日訊(記者 王彬)沒有能力支付醫療費用,便被醫療機構拒絕醫治……部分急救患者遭遇到的這種情景,有望在山東省內絕跡。日前,省政府印發《山東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明確提出在我省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這也意味著,困難患者的治療費用或可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補助,沒錢看病就不給治的現象將不再發生。
交不起急救費用不會再被拒絕救治
按照相關規定,醫療機構不得推諉急救病人,若急救病人暫時無法支付急救費,醫院要先行為其墊付這項費用。但在現實中,一些“無主病人”和確實沒有能力支付急救費用的人群,卻頻頻在發生事故后被醫療機構拒絕醫治。《工作安排》中明確,今年山東將完善醫療救助制度,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研究制定并出臺我省的具體實施方案,并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這也意味著,在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后,我省醫療機構在面對發生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時,也可以向該基金申請補助緊急救治此類患者時所發生的費用,再不能也不用以“患者交不起急救費用”等理由拒絕救治這部分急救患者。
低收入家庭納入醫療救助范圍
山東今年將擴大醫療救助的范圍,采取多種形式,逐步由低保家庭向其他低收入家庭拓展,并探索建立醫療救助與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及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一站式”結算機制。我省還將擴大納入保障范圍的重大疾病病種,探索建立統籌城鄉的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實行基本醫保基金購買商業保險的辦法,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山東將加快推行按病種(病組)付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并推動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商的談判機制和購買服務的付費機制,增強醫保對醫療費用增長的約束作用,進而遏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同時,我省還將完善異地就醫醫保結算辦法,提高基本醫保管理和服務水平。
促進分級診療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
山東還將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把符合區域衛生規劃且已承擔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的公立醫院、國企等單位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同步落實政府購買服務等扶持政策;對其他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其納入實施范圍。
我省將加大醫保支付政策向基層傾斜力度,引導群眾小病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形成,而且將逐步推行家庭醫生式服務,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城鄉居民看病就醫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