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兩名年輕老師剛從學校調走。”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qū)雙峰聯小校長王慶法擔心,另一位家在沂水的優(yōu)秀年輕教師也會安不下心。
作為農村小學,王慶法說,雙峰聯小缺少師資,不得不將內退的老教師返聘回來。還有些農村學校則超編,老教師只能當伙夫,做起保安,他們退不去,新教師也進不來。教師年齡大和知識結構老化正困擾著鄉(xiāng)村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平均年齡50歲,內退教師被返聘
雙峰聯小身處萊蕪市鋼城區(qū)的偏遠山區(qū),是當年村小撤并潮的產物。
在合并了高峪小學、胡家宅小學、肖馬聯小后,現有416名學生,22名教師。師資還是依托以前的班底,且留不住年輕人,教師總體年齡偏大。
師資老齡化在鄉(xiāng)鎮(zhèn)學校非常普遍。據萊蕪市2013年教育工作督導情況的通報,苗山鎮(zhèn)小學56-60歲的教師占70%以上,高莊街道、茶業(yè)口鎮(zhèn)小學教師平均年齡也在50歲左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萊蕪市區(qū)的汶源學校老師平均年齡才二十七八歲,最大的也不超過50歲,而且今年還能分到五六名新人。至于教師們的學歷,最低都是本科。
而雙峰聯小則很難分到年輕老師,校長王慶法說:“今年走了5位老師,只來了兩位支教老師。”他只好返聘內退的老教師,維持教學。
在鄉(xiāng)村學校,不少年輕老師正以離家遠生活不便、在農村難找對象為由琢磨著離開。25歲的小付去年到離家60公里的萊蕪市東北部某鎮(zhèn)中學教書,周五放假后,要坐4個小時城鄉(xiāng)公交,回到家天都黑了。雖然教師編制讓她滿意,但她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有機會就爭取調動,必須考慮未來的生活呀,起碼還得找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