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19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道, 一位孤寡老人,僅靠拾荒捐資助學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煙臺招遠的“最美老人”劉盛蘭。老人連續17年不間斷的資助貧困大學生,可就在去年老人由于腿疾不得不暫停拾荒,而最近已經91歲高齡的劉盛蘭老人又躺在了病床上。
在招遠市人民醫院泌尿內科的這個病房里,絲毫感覺不到重癥病房沉重的氣氛,每天總是不間斷的有志愿者和義工來看望患病的劉盛蘭老人 。住院的時候,老人現在的飲食情況有所好轉,但是體力還是無法應付每天的輸液量。為了照顧老人,志愿者們自發進行了24小時的輪崗值班,他們還準備了一個記事本,記錄劉盛蘭老人每天的各種情況只是看過了幾篇關于劉盛蘭老人的報道,中秋假期一開始,這幾位大學生志愿者就住進了病房,和劉老人同吃同住,雖然沒法回家過節了,但是同學們都覺得和老人在一起更值得。王仁博 大學生志愿服務者王仁博說:“我覺得我們身為大學生的話,也是一種回報吧,他資助大學生,我們大學生再來回報他。 我們就想著把劉盛蘭老人當成一種家人, 一種親情, 我覺得跟老人過和跟家人過都是一樣的!
一到飯點,這位小姑娘就會來給老人喂飯,她和老人間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因為家庭困難,在就讀大學期間王立平曾接受過老人2500塊錢的資助。王立平告訴記者:“現在劉爺爺在這住院, 我母親也在這住院 ,反正天天來回, 兩邊照顧著, 感覺一個也是照顧, 兩個也是照顧, 把劉爺爺也是當自己親人一樣。”
老人住院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少熱心人都默默給老人捐錢治病,僅是老人住院這半個月就收到1萬8千多塊錢的捐助。錢沒用,人有用,就算是臥病在床,老人還是想著繼續做好事把錢捐給其他有需要的人,但實際上老人的治療費用已經超過了這些捐助。招遠市人民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候彩圖說:“目前是沒有生命危險,他這個目前花費是花了兩萬多塊錢 但是這個是一個長期的慢性疾病,就是說出院后一些口服藥物,糾正貧血的藥物還得繼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