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9月19日電 (記者徐錦庚、卞民德)連日來,萊蕪市民最興奮的話題是“俺要成濟南人了”;而在位于山東西部的菏澤市,群眾最期盼的是讓腰包鼓起來。這些美好的愿望,源自山東省日前正式啟動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兩大區域發展戰略。它標志著山東已在全省形成“兩區一圈一帶”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格局,東中西部各區域都明確了各自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
此前,地處東部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相繼上升為國家戰略,已成為山東發展的重要引擎。而統計數據顯示:山東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分別占全省的95%和93%,群眾求發展、盼富裕的愿望強烈。經過充分調研、醞釀,山東省制定出臺了《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規劃》。
在中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以濟南為核心城市,覆蓋周邊的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6個市,惠及3368萬人,圍繞“一個核心、兩個圈層”展開城鎮布局,按照大都市理念進行統一規劃,按組團式思路培育衛星城,形成比較緊密的圈狀經濟區域。
西部經濟隆起帶規劃范圍包括棗莊、濟寧、臨沂、德州、聊城、菏澤6市和泰安市的寧陽縣、東平縣,受惠人口達4481萬。魯蘇豫皖冀五省交界的長條地帶將形成若干發展高地,力爭各項指標適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逐年縮小與中東部地區的差距。
山東省將先前的“黃”“藍”兩區建設、支持菏澤發展等政策措施進行了認真梳理、吸收,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涉及財稅、金融、扶貧、民生保障等諸多領域的扶持政策。省財政還專門拿出20億元,建立了兩個發展專項資金,以期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政策引導作用。
“我們要抓住機遇,挖掘潛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極,打造發展新優勢,完善區域發展格局,統籌全省協調發展。”省委書記姜異康在動員大會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