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化之難
任何一個城市圈的崛起,除了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外,還要求圈內各城市間協調發展。
然而,以現在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來看,融合發展存在著巨大的挑戰。鄭貴斌指出,城市的融合關鍵是產業的融合,這7個城市產業規劃缺乏協調性、互補性,產業趨同,融合度不高,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總體上處于低層次、起步發展階段。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濟南與群內其他六市的產業結構互補性差,相似系數卻高達0.7-0.95之間。這造成了圈內各市產業不僅難以發揮集聚效應,反而造成了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
為了改變這種內耗,《規劃》將按組團式思路培育衛星城,即以濟南為中心,70公里為半徑,包括濟陽、商河、平陰、章丘、齊河等周邊區域的緊密圈層;以150公里為半徑,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濱州5市市區為節點的輻射圈層。
7大城市各產業之間謀建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協作密切的區域產業一體化體系。未來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將力爭形成“濱淄濟聊”產業帶和“德濟泰萊”一條“十”字產業帶。前者將形成油鹽化工、紡織、有色金屬等產業集群,把濱州建成重要的出海通道;后者將鼓勵發展棉糧、鋼鐵、旅游、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
不過,規劃能否成為現實還要經過時間的檢驗。目前,省會濟南與其他6市正探索建立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對口部門對接聯系制度等工作機制,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人才服務體系和金融交易擔保體系。據悉,濟南已醞釀建設濟南至淄博、德州、聊城等多條城際鐵路、高速公路。
山東一位高層官員認為,相比于金融改革,區域經濟規劃、發展對于郭樹清、對于山東來說更為重要。畢竟,郭樹清的身份已從證監會主席轉變為山東省省長。